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同比跌10元/斤 虾价或进入磨底期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10月17日版次:09

  2022年中国白对虾产量达209.94万吨,同比增长6.17%。

  近期,南美白对虾价格仍保持低迷。山东地区30头规格虾的价格仅为14元/斤;广东地区30头规格虾的价格在22-23元/斤之间;江苏30头规格的价格为16.5元/斤;福建地区30头规格虾的价格为23元/斤。
  与去年同期相比,广东地区30头规格虾最高下跌了10元/斤;广西地区30头规格虾最高下跌了7元/斤。从全国来看,广东30头规格虾的最高价格比山东高了整整10元/斤。今年养虾形势不容乐观。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白对虾产量达到550万吨,继续保持虾类产量第一。其中,中国白对虾的养殖产量保持世界第一;进口量首次超越美国,成为白对虾最大进口国;厄瓜多尔白对虾的出口量首次突破100万吨,保持世界第一。今年虾价持续低迷,进口量和产量的持续增长,预示着供大于求的时代已经到来,未来“低价虾”或将成为常态。
中国白对虾产量保持第一
  据了解,南美白对虾最早产于东太平洋,是主要捕捞海产品之一。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末,南美白对虾搭上全球对虾养殖的“高速列车”,从众多虾类中脱颖而出,完成了从野生捕捞到规模化养殖的蜕变,至此,也拉开了全球白对虾养殖的序幕。
  目前,南美白对虾是全球最重要的经济虾类,与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并称为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南美白对虾位居首位。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白对虾产量首次突破200万吨,达209.94万吨,同比增长6.17%,继续保持产量第一。厄瓜多尔、越南、印度、泰国三国分别位列第二、三、四位、五位。印度因为某些因素影响,产量下降至65.11万吨,同比降低23.61%,首次被越南以69.87万吨的产量所超越。
国内成为白对虾主要市场
  从2017年开始,中国南美白对虾的进口量增长迅速,并在2019年实现飞速增长,达57.4万吨,同比增长315.94%。在当时,良好的势头让很多业内人士都看好中国白对虾进口量的后续增长。“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白对虾第一进口国。”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曾表示。然而2019年底疫情突然爆发,致使全国消费量陡然下降,造成进口量降低。
  随着我国疫情好转,管控结束,国内经济也迎来逐渐恢复。2022年我国白对虾的进口量增长迅猛,总计达81.8万吨,同比增长42.98%,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白对虾最大进口国。
  从2010年至今,厄瓜多尔一直保持着白对虾第一出口国的称号。2022年厄瓜多尔白对虾的出口量达106.10万吨,同比增长26.28%。其中,中国是厄瓜多尔的最大出口国,2022年的出口量59万吨。另外,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分别以62.04万吨、38.56万吨、21.10万吨、9.88万吨的产量位列二、三、四、五位。
供大于求市场虾价低迷
  2015年至今,我国已经从全球最大白对虾出口国、消费国逐步的转变为最大的进口国、生产国。最新数显示,中国2023年1-8月份南美白对虾的总进口量已经达到67.7万吨,同比增长47.4%,不少业内人士预计2023年的进口总量将会超过100万吨;而产量方面,据荷兰合作银行全球海鲜联盟(GSA)的Gorjan Nikolik提供的数据显示,虽然2023年全球的南美白对虾总产量略有降低,但中国的白对虾产量仍然保持正向的增长,预计今年将突破220万吨。
  按理说,在我国白对虾产量和进口量都保持较高水平,而出口又处于滞销的情况下,需求量应该无法得到满足才对。但今年白对虾的价格却持续低迷,7月上旬以13元/斤的价格创20年来历史新低,国庆后38头规格的白对虾最低仅卖10元/斤,再创新低。很多业内专家分析,认为虾价低迷原因应是众多因素所造成的,不单单是一个因素。但在笔者看来,虾价持续低迷的背后,其核心因素更应该是产量和进口量持续增长,这也侧面的验证了我国南美白对虾的供求关系已经逐渐平衡甚至趋于供过于求。
  目前随着工厂化、小棚养殖的逐步普及,加上今年5月中厄正式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厄瓜多尔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很多业内专家表示,未来中国白对虾的产量和进口量会保持持续的增长,这也将导致国内南美白对虾供过于求的态势更加严峻,虾价低迷或继续下跌似乎已成定局。      □龙禹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