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清远力争3年内推动英德红茶产值破百亿

“世界红茶之乡”花落英德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10月26日版次:06

  英德获得由国际茶叶委员会认证、授予的“世界红茶之乡”荣誉称号。 吴秒衡 摄

  南方农村报记者 黄博超

  10月,清远英德山间已开始降温,英红镇的茶山仍青翠欲滴,偶有茶农穿梭其间管护茶树。一片片茶园蕴含着英德农民的致富密码,成为绿美广东的生动印证。
  英德茶叶种植、贸易历史悠久。走过数十年发展之路,英德红茶迎来新发展机遇,清远市将其纳入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之一,力争3年内推动英德红茶产值破百亿,迈上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再添重量级荣誉
  在2023广东·英德红茶产业大会现场,随着“世界红茶之乡”牌匾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党支部副书记、副会长姚静波传递到领牌代表手上,英德获得了由国际茶叶委员会认证、授予的“世界红茶之乡”荣誉称号,国际茶叶委员会执行主席马努扎·佩雷斯通过视频向清远英德表示祝贺。英德红茶再添一份重量级荣誉。
  英德何以成为“世界红茶之乡”?自1959年首批英德红茶问世以来,英德红茶就肩负创汇使命,而能在国际市场安身立命的关键就在于过硬的产品质量。英德红茶有“浓、醇、甜、香”的特点,香气甜花香高锐、毫香显,汤色红亮,滋味甜醇鲜爽,叶底芽头匀整、红亮。今年4月中法元首茶叙,英德红茶是亮相的两款茶叶之一。
工业思维助振兴
  科技赋能提高英德红茶生产效率。在广东英九庄园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条红条茶生产线几乎全靠机器运作。公司有关负责人吴镜文介绍,这是全国首条标准化、自动化、规模化、数字化的红条茶生产线,由企业与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自主研发,通过物联网设备把制茶工人的传统经验转化为客观科学的数字化标准,由传统的制茶师傅看茶做茶向智能机器看数据做茶转变,产品品质更加稳定,生产能力提升了5倍,节省了95%的人工。
  持续加强与院士团队及科研院所等合作,对红茶全产业链薄弱环节进行持续科技攻关。目前已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综合管理大数据服务平台、英德市茶叶追溯云平台、红茶交易系统等信息化平台,进一步畅通监督管理、信息交流、产销服务渠道,并加快制定英德红茶精制茶质量分级标准,加强多茶类、茶叶功能成分应用研究,提升茶叶从种植到包装销售各环节的技术水平。
奋进百亿新征程
  英德红茶,奋进百亿,是清远市委、市政府对英德红茶的要求。清远市以打造五大百亿农业产业为抓手,积极探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清远英德红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金融服务方案》《清远市五大百亿农业产业用地指引》等金融、用地支持政策接连出台。2023年以来,累计发放“茗茶贷”或“茶叶贷”141笔、贷款金额12717.73万元,惠及茶企茶农140户。
  在多项政策的支持下,英德红茶产业持续提质增效。目前已建成1个英德红茶加工技术工程中心和9个大型区域性红茶加工服务中心,年新增产能2700吨;引进华南地区第一条智能化红碎茶生产线,日茶青处理量60吨;开发出30款精深加工产品。
  英德红茶的新型经营主体也不断发展壮大。截至今年9月底,英德市茶园面积17.7万亩,茶叶产量1.43万吨,增长5.26%;综合产值64.5亿元,增长25.24%;预计全年综合产值75亿元,增长25%。现有茶企659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从业人员15万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