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无人机追肥助水稻亩增产300斤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10月28日版次:09

  2023年茂南区化肥减量增效配套示范项目活动现场合影。

  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 王惠

  十月的茂南,翠绿的稻田连片随风浮动,田间不时有无人机在进行水稻成熟前的最后一次叶面补肥,促光合、保根系,为丰收拴上最后一道保险。
  10月24日,2023年广东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田讲所系列直播暨茂南区水稻中微肥增效及化肥减量技术推广活动,在茂名市茂南区鳌头镇塘札村举行。
  茂南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宇成开场致辞表示,农民是粮食产量的第一责任人,掌握科学施肥技术十分关键。化肥减量增效培训活动的举办,可进一步提升农民施肥管理水平、推进种植业良好发展、共谋乡村丰收蓝图。
  培训活动前几天,茂南地区不幸遭遇“三巴”台风带来的暴雨洪灾,导致当地水稻大面积被淹水,受灾严重。
  对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高级农艺师黄旭分享了一些灾后复产经验。“处于灌浆初期的水稻在遭受淹水涝害后,可通过叶面施肥的方式来帮助水稻恢复生长,使得水稻的稻穗能正常进行灌浆。一般可以叶面喷施一些含氮磷钾以及多元硼肥的腐植酸类叶面肥料,来提高叶片的光合能力,以保障充足的干物质积累。同时结合喷施一些杀菌剂,防治灾后易产生的病害”。他表示,利用无人机作业,不仅可以实现水稻增产,还大幅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减少农户劳动力投入,减轻农民负担。
  茂名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十分适合水稻生长,每年水稻种植面积占粮食面积80%以上,是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据了解,茂南区承担 2023年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配套示范项目,实施面积3万亩。其中,将建立1.2万亩水稻专用配方肥施用技术示范区、0.5万亩水稻配方肥+无人机追肥技术示范区、1.0万亩中微量元素+无人机喷施技术示范区。通过项目实施,示范区配方肥到位率80%以上,化肥用量减少3%以上,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
  会上,茂南区伟成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郑燕伟介绍了合作社近年来的化肥减量工作成效。“我们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共1200亩,前两年,开始转施用21-8-18水稻专用配方肥90斤/亩,亩成本200元,亩产稳定在1100多斤。相比以前施用的传统平衡肥,在用肥成本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每亩增产了300-350斤。而且现在施肥很方便,无人机一飞,三下两下就解决了,好肥加上新机具,大大解决了我们种植大户的难题。”
  紧接着,在培训室内,黄旭老师就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水稻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对农户们做进一步讲授。
  首先,黄旭指出水稻种植中常见的不合理施肥易引发的问题,并分析造成问题的原因。然后,逐步讲解从基本的植物营养原理到水稻的养分需求规律,从水稻高效施肥的技术原理出发,介绍化肥减施增效的几种有效解决方案,包括侧深施肥、应用新型肥料、有机替代、叶面增效等。通过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三新”技术模式的结合,推动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在本地区示范应用,可有效实现增产增收、节本增效的目标。讲解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分享的技术简明实用,在场农户听得津津有味。

下一篇:589吨过期农药 被清运处置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