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7版: 农村财富·种植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40个鲜食玉米品种获推介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3年11月28日
版次:
07
穗形美观端庄,粒间无裂沟、无秃间的鲜食玉米更受专家青睐。
南方农村报记者 潘凤仪 喻珺
近日,2023年全国(建瓯)鲜食玉米产业大会暨福建省鲜食玉米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福建省南平建瓯市开幕,近千个鲜食玉米品种田间展示,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相聚于此,一同品鉴品尝优质好品种。
穗型端庄果皮厚会成主流
本次大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1000余个鲜食玉米品种。中国作物学会玉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汪黎明表示,为了在大会召开期间取得良好的展示效果,根据各个品种的成熟期,分六期进行播种;通过各组织单位的通力合作,所有的展示品种植株健壮,长势旺盛,品种的特征特性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据了解,此次评选出来的甜玉米都有一个共性,籽粒颜色分明,粒行整齐,穗形美观端庄、粒间无裂沟、无秃间等。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田志国认为,将来穗型端庄、比较甜、果皮厚的品种会慢慢成为主流,但泰系品种仍具有一定的市场。温带好吃的品种只能是在当天采收后就直接食用,如果要长途运输到其他的地方,还是要泰系的品种,它苞叶绿、皮厚,更耐长途运输。用鲜食玉米煲汤的地区,对皮感要求不高,因此泰系也有一定的市场,可能将来需要有个市场细分。
“国内鲜食玉米品种的选育取得了很大进步,选育出了许多优秀的品种,今天参与评选的糯玉米以及甜加糯玉米品种就有240多种,这是非常可观的。”穗康鲜食玉米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向前向记者介绍道,玉米加工以糯玉米为主,在加工过程中会更加关注玉米的穗形和口感。长度16-18cm,重量230-250g,米粒皮薄,糯性好,并带有点甜味的玉米会更受欢迎。
一个果穗上同时含有甜质籽粒和糯质籽粒的甜加糯玉米口感更加香甜软糯,逐渐成为了市场的主流。云南洪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先驰表示,未来甜加糯玉米将会有更进一步的突破,让甜和糯两个特性都融入到一颗玉米籽粒中。
优中选优更注重产量抗性
福建玉米产业以鲜食、鲜销为主。福建省种子总站品管科推广研究员滕振勇指出,在进行品种审核评定时会更注重考察该品种的产量、抗性、品质、商品性、品种适应性等指标。
本次大会评选采取初评+复评的方式,根据品种的田间表现、品种抗性、产量潜力以及商品外观四项指标,对每个品种进行综合评价,初步选出了91个优良的鲜食玉米品种。再进一步优中选优,通过对初选品种进行产量、商品外观性状、食味品质评价,最终选出综合品质最优的20个甜玉米品种、10个糯玉米品种以及10个甜加糯玉米品种。
获奖品种中通过审定的依次是,优秀甜玉米审定品种:泰鲜甜2号、闽甜986、金甜顺999、广良甜21号等;优秀糯玉米审定品种:中鲜糯818、万鲜糯533、京科糯768、万糯2000;甜加糯玉米:华耐彩甜糯102、万农甜糯158、美玉18号。
本次大会开幕式于国家农作物品种(建瓯)展示评价基地进行。开幕式上进行了系列项目签约,通过加强合作,共促鲜食玉米产业蓬勃发展。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与福州立信种苗有限公司签订“闽甜488”成果转让合同;万农高科集团有限公司与北京市农林研究院签约战略合作协议、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签约共建南方鲜食玉米产业研究院;福建省圆旺元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流通商聚合体与福建、广西、广东、海南等地种植大户、种植合作社共同签约50万吨鲜食玉米销售协议。
据了解,福建省作为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每年约有40%蔬菜产品供往省外。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郭宋玉表示,福建省鲜食玉米品种选育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快。目前福建省通过国家审定的鲜食玉米品种数量居全国前列,每年为全国提供鲜食玉米种子量占全国的15%左右,其中生食白甜水果玉米种子供种量占全国65%以上。
上一篇:
下一篇:
柑桔树旺难成花
上一篇:
下一篇:
柑桔树旺难成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