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加强绿色农药研发 期待纳米农药新突破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12月12日版次:07
  12月9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学教授陈建峰牵头承担的“智能控释材料分子设计及纳米农药研制”项目启动会在北京举行。该项目汇聚纳米材料产品工程和农药制剂研发应用领域优势力量,将推动我国纳米农药科技理论体系和产品创新、田间应用示范推广迈上新台阶。
  农药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广泛用于农业、林业、卫生等领域,能够控制有害生物,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安全发挥重要作用。传统农药剂型由于吸收率低、持效期短,带来了农药使用量过大、农业面源污染重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单位面积农药用量相较世界平均水平明显较高,农药有效利用率低于农业发达国家。
  如今,随着纳米科技与传统农药的深度融合,农药产业正迎来新一轮技术革命浪潮。利用纳米技术改进农药剂型加工质量,可以显著提高传统农药的有效性、安全性与靶标特异性,降低农药残留污染与生物抗药性。2022年,农业农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制定的《“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强绿色农药研发,鼓励纳米技术在农药剂型上的创新应用。
  陈建峰团队是最早从事纳米农药研究的团队之一。其首创了超重力模板法制备硅基纳米空心材料,研制出阿维菌素等水分散纳米农药制剂,用于水稻二化螟和柑橘红蜘蛛的田间防效评测结果表明,其原药用量可减少50%,持效期长达21天,显著优于目前性能最优的商品化乳油制剂。近年来,通过校企合作,相关企业已建成年产吨级硅基纳米控释材料的中试装置,为纳米农药制剂研发及其工程化、规模化、产品化验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我国在纳米农药基础研究方面成果卓著,但目前纳米农药存在的成本控制、安全性评价、应用技术规范等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规模化应用。该项目将聚焦纳米智能控释材料、纳米控释农药制剂、纳米农药田间应用3大方面共11项研究内容,突破纳米控释材料低成本规模化制备,水分散、智能控释纳米农药创制,环境安全标准化田间应用示范等关键科学技术难题。      □都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