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今冬首雪 道路结冰 寒冷预警

“最强寒潮”来袭 粤各地多措并举共筑“温暖防线”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3年12月19日版次:04
  寒潮对广东的影响在持续,寒冷红色预警信号发布范围和道路结冰黄色预警范围也在增加。广东省气象部门预计,19日起将有冷空气补充影响广东,广东将由目前的阴冷转为晴冷天气。预计21日至22日,广东将迎来本轮寒潮影响期间的过程低温。
完善农产品保温措施
  为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交通及农业部门及时做好防寒指引,在低温路段做好除雪除冰工作,各农业产区完善农产品保温措施。
  韶关乳源大桥镇的红云村,地处高寒山区又受低温影响,村道两旁树木都披上了“冰雪外衣”。但在蔬菜大棚内,却是另一番景象。这个5200平方米的大棚,主要种植的是生菜类。管理人员通过大棚的智能温控系统,实时监测棚内温度、湿度等数据,如果出现不利蔬菜生长的情况,就及时进行加热升温工作。为帮助农户应对寒潮,大桥镇政府还派出了22组农业技术人员,到辖区的村内指导农户进行农作物防寒保暖工作。
  而在大桥镇深源村的蛋鸡养殖场,过7万只蛋鸡的鸡舍都已用防风膜覆盖好,起到挡风增温的作用。养殖场是当地乡村振兴助农的重要项目,年产蛋量超过100吨,是韶关地区较大的蛋鸡养殖企业。在本轮寒潮到来前,政府部门已经提前通过电话、短信、村里广播等形式,通知农户抢种抢收,并对蔬菜大棚、畜禽圈舍和水产养殖大棚等设施,进行科学调控温度,增强保温抗寒能力。
  在交通方面,最高海拔约808米的京珠北高速梅花至大桥路段出现结冰现象,路面温度低至-1.9℃,且路段伴有雨雾,能见度最低仅50米。16日13时40分起,该路段实施封闭,车辆分流至乐广高速,预计19日气温回升后可解除封闭。
保障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据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消息,为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省防总低温冰冻天气防御工作视频会议要求,确保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12月14日,省应急管理厅紧急调拨一批防寒保暖救灾物资,全力做好本轮低温冰冻安全防范工作。
  应河源市请求,省应急管理厅会同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再次调拨棉被、毛毯、棉大衣、保暖衣裤等防寒保暖救灾物资1.5万余件,支援河源市做好低温冰冻救灾工作,所有物资已于12月15日前送达。加上此前前置到河源、梅州、清远等地的物资,今年省应急管理厅已调拨省级防寒保暖救灾物资3.3万多件。
  据广东省民政厅消息,12月15日,广东省民政厅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民政部门迅速做好低温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全力以赴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平安过冬。省民政厅要求,全力以赴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加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确保救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达到相应条件时,立即启动价格补贴机制。
  降温期间,属地民政部门要通过上门探访、电话问候、视频连线等方式,密切关注辖区内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及低保边缘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农村留守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众情况,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走访摸排,增加探视频次,加强关心关爱。
明日白天起转晴冷天气
  广东省气象局预计,受寒潮和冷空气补充影响,18-19日我省大部阴冷为主,20日白天起转晴冷天气。其中,18日-19日夜间,西部市县有小到中雨,高寒山区局部有冰冻(冻雨或雨夹雪);21-22日,大部分市县晴间多云,早晨将出现过程最低气温,粤北0℃左右(高寒山区零下5℃~零下1℃),中北部有霜(冰)冻。受寒潮影响,天气寒冷,粤北和山区有冰(霜)冻,高寒山区有冰冻(雨夹雪或冻雨),海面大风持续时间长,需注意做好防寒防冻及防大风相关工作;注意家居用火安全和森林防火。
  广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伍志方表示,受寒潮影响,气温急剧下降,粤北和山区有冰(霜)冻,高寒山区有雨夹雪或冻雨,江、河、湖、海面风力大,公众需注意做好防寒防冻及防大风相关工作。具体如下:
  一是气温急降,注意防寒保暖,谨防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居民燃煤取暖时需注意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二是粤北高寒山区气温将降至0℃以下,有结冰或冻雨可能,地面湿滑,注意交通安全。
  三是陆地阵风大,需防御大风导致的厂房工棚、塔吊、临时构筑物、户外广告牌、树木倒塌等灾害。广东省江河湖面和沿海海面风力明显加大,过往船只、水上作业,海岛海岸旅游等需密切关注,确保安全。
  四是低温冰(霜)冻天气对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等有较大影响,各地需做好露地蔬菜、薯类、热带果树、畜牧及水产养殖的防寒防冻工作,注意防范冷空气大风对设施农业、海洋牧场、禽畜棚舍的不利影响,及时加固棚架设施和养殖网箱,海上作业注意安全。
  五是注意家居用火安全和森林防火。
□南方农村报综合报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