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8版: 种植、农化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2024玉米制种亩保或下降几百元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1月23日
版次:
08
南方农村报记者 张植宏
2023年堪称我国玉米种子生产成本最高的一年。甘肃张掖的玉米制种最低亩保值(指种植一亩制种玉米,种子公司必须向负责制种的农户给付的最低金额。)冲至4200元,综合成本冲至5500元左右,新疆等主要基地也有所上涨。业内人士分析,张掖的亩保值今年可能回落至3900元左右。
但由于库存积压量大,部分企业对亩保产值下降存在矛盾心理:“既期望下降,又怕降得太多导致前两年制的种子要赔本。”
大田玉米价格疲软
“今年可能回落至3900元左右。也有人认为会回落至3600元,但可能性不大。”尽管目前还未有官方信息,但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张掖的玉米制种亩保产值将会有所回落。
据了解,亩保下降的最直接原因,是大田玉米价格疲软,在短短几个月内有较大幅度下降,田头价甚至跌破1元/斤。另一原因是张掖的制种成本持续高企,对企业的吸引力有所下降,不少制种订单开始外流。部分企业舍近求远到新疆开拓新基地,或转移至内蒙古、宁夏等地。
张掖某种子企业去年便在新疆斥资上千万元建成烘干厂,今年将在当地开展几千亩玉米制种。“每亩制种成本能低个八九百。”“一村一村谈合作,逐步摸索扩大面积。”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玉米制种的“老大哥”和风向标,张掖的亩保值也牵动着国内其他基地。“各地都在等着张掖出价,一般只会比张掖低,不会更高。”
企业心理矛盾
当前形势下,部分种子企业存在不少矛盾心理。一是离开张掖还是留下的问题。二是期待制种亩保下降又担心下降太多的问题。
部分种子企业纠结于留下还是出走。有人认为“贵有贵的好处”,作为全国最优质的核心产区之一,张掖玉米制种在气候稳定性,种子产量和质量,农户技术水平等方面仍占有领先优势。
也有人认为“2023年张掖个别乡镇被定好的地块,后面由于价格太高,企业不愿意去,今年这种情况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部分外地种子企业仍担忧于张掖之外基地的制种条件。内蒙古通辽的一个经销商,正苦恼于从某地拉回的种子“质量太差,破碎多、芽率低、选都选不出来,简直不能当种子用”。
部分企业对制种成本的下降存在“矛盾”心理。种子库存量大的企业,虽然希望成本下降,但也担心下降太多,导致库存种子成本兜不住,造成血亏赔本。“前两年的制种成本太高,企业又在哄抢基地,很多积压的种子生产成本太高。如果今年的亩保一下子降得太厉害,这些公司也受不了。”
种子供求关系也是关键的影响因素。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数据,2023年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总产均创近十年新高,属供大于求偏重。
“有形的手”发力
张掖的玉米制种在高峰期甚至占全国三分之二,但去年甘肃省的玉米制种面积已被新疆超越。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数据,2023年全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达462万亩,其中新疆168.9万亩,占36.55%,甘肃165.5万亩,占比35.81%。
但是,张掖有自己的路要走。有业内人士认为,张掖的追求在于探索出一个适合本地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最优模式。
张掖之外,各地也在加速恢复、加强规范本地玉米制种产业发展。在新疆伊犁,当地正致力于打造伊犁河谷玉米制种“黄金谷”,伊宁县向张掖看齐,出台玉米制种“十七条”。此外,新疆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新近成立种子协会。
“规范制种产业有助于保护农户权益,也有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业内人士说。
上一篇:
上市24年 中化国际首次亏损
下一篇:
能源消耗将限额
上一篇:
上市24年 中化国际首次亏损
下一篇:
能源消耗将限额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