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3版: 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21位市委书记现场立下军令状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2月20日
版次:
03
广东全力拼创新,各地市市委书记纷纷亮目标比决心,谈思路晒方法,本报摘要于此,以飨读者,详细报道请扫二维码。
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
锚定不低于5%目标
攻城拔寨
我们锚定经济增长不低于5%的目标,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全面激发改革开放创新活力动力,全力促进消费、进出口保稳提质,推动投资增效扩量,狠抓2600亿基建,1800亿城市更新,1800亿工业投资项目,攻城拔寨,以三驾万亿级马车拉动经济量质齐升。以新质生产力之进,引领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跃升,为全国、全省“多种庄稼、多打粮食”,经济大市真真正正挑大梁。
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
加快建设产业科技
创新中心
深圳要坚持抓紧抓细抓实经济运行,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努力争取最好的发展成果;要坚持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来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加快构建高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坚持以大力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来培育增强活力动力,积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努力创造源源不断的发展新动能。
珠海市委书记陈勇
力争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6%以上
我们将牢牢扭住实体经济不放,着力推动经济结构战略转型,加速壮大城市能级量级,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又一重要引擎,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工业投资实现两位数增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3000家。我们将高质量推动“百千万工程”和绿美珠海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提升民生幸福水平,打造更具魅力、更具吸引力和更具竞争力的湾区城市。
汕头市委书记温湛滨
当好汕潮揭都市圈
一体化发展“火车头”
汕头将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以科技赋能加快纺织服装、玩具创意、大健康等传统产业“迭代升级”,以技术突破加速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弯道超车”,建设全球最大的六自由度风电机组加载实验平台等科研重器,打造汕头科学城、南澳科学会议等创新平台,提速发力“百千万工程”,办好国际潮团、潮商“两大盛会”,当好汕潮揭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火车头”。
佛山市委书记郑轲
走产业与科技
融合聚变发展之路
佛山制造业当家的下一个目标,到2030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由3万亿跃升到4万亿。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走产业与科技融合聚变的发展之路。今年,重在产业转型,沿着装备制造、泛家居等产业链条,加快技术改造、数字赋能;重在动能转换,提升36个各类实验室创新能力,努力在氢氨融合、碳碳材料、激光数控机床等新赛道上跑得快一点;重在成果转化,布局五大中试、十大转化平台,推进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技术产业化,实施璀璨行动,裂变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韶关市委书记陈少荣
扫清所有发展障碍
GDP增长5%以上
韶关以头号工程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打造典型镇典型村,做大做强县镇村产业;以“一天当作两天用、三年事情两年干”的劲头抓招商抓项目落地,以科技引领产业发展,培育壮大大数据、新能源、生物医药、先进装备等新兴产业,拉长传统产业链条;以“不能说不行、要说怎么办”扫清所有发展障碍,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全年GDP增长5%以上,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河源市委书记何国森
打造“三大样板”
GDP增长5%以上
河源着力打造“三大样板”,今年GDP力争增长5%以上。发展壮大“1+3”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集中资源建强千亿级产业转移主平台,持续推进河源国家高新区跨江发展,扎实推进91个制造业重点项目,引进超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125个以上,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河源样板。全力以赴推进“百千万工程”,依托东瑞生猪、南方国鸡、太二渔业等农业龙头项目,积极培育油茶、畜禽等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全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河源样板。深入开展绿美河源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加快建设大湾区旅游及康养基地,全力打造“绿富双赢”河源样板。
梅州市委书记马正勇
从“过日子思维”
转向“发展思维”
2023年,梅州GDP增长6.5%,增速全省第二,为2000年以来最好排名。2024年,我们将花更大力气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推进“百千万工程”,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竞争和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从“过日子思维”转向“发展思维”,把资源要素优先用到“打粮食”项目上,改革、开放、创新,融入大湾区、连接海西区、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让梅州人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惠州市委书记刘吉
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
经济增长6%以上
惠州全力稳企业、扩投资、强创新,实现全年经济增长6%以上。坚持制造业当家,以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做强做优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坚持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全力支持TCL、亿纬、德赛等头部企业加快建设国家级水平研发中心,联动广深佛莞推动高清显示、能源电子、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汕尾市委书记逯峰
海洋强市 融湾先行
我们将借势而进,紧抓深汕合作区产业创新优势,导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8个以上。在湾区新建2个以上“创新岛”,加快4个县级共建园区的建设,承接45个产业转移项目。我们将依海而兴,以建设绿电创新示范基地为主抓手,攻关漂浮式海上风电、风渔融合海洋牧场、绿色石化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推动200万千瓦海上风电开工建设,绘就海洋强市新图景。
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
镇村经济活力再造
重塑发展新优势
我们把今年定为“投资年”,以扩大工业投资和技改投资为重点,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挥散裂中子源等大科学装置作用,抢抓国产替代机遇,提升企业研发水平,推动传统产业加快向数字化、品牌化、绿色化转型。打好“五外联动”组合拳,积极探索出口带动新路径。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推动镇村经济活力再造,重塑东莞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
坚定不移攻坚
低效工业园改造
中山紧紧把握深中通道即将开通新机遇,以深中“六个一体化”推动深圳香港等科创+中山制造。制定实施“科创强市15条”,集中力量扶持重点企业、平台突破卡脖子技术,50亿元推动传统制造业技改,加快培育壮大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湾区光谷。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坚定不移攻坚低效工业园改造,力抓工业投资,支撑制造业当家、高质量发展。
江门市委书记陈岸明
加快发展六大千亿产业
确保GDP增长5.5%
江门将抓住深中通道、黄茅海大桥通车重大机遇,加快与深圳、香港共建现代产业合作区,建设港澳居民、华侨华人发展新平台,加快中微子、碳中和实验室建设,加快发展农业食品、先进材料、电子信息等六大千亿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低空经济等十个新兴产业,确保GDP增长5.5%以上。
阳江市委书记卢一先
打造千亿级
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阳江以“百千万工程”为总牵引,以“营商环境年”建设为主抓手,聚焦培育“4+4”支柱产业,全力推动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我们前瞻布局绿色能源与新型储能,率先建设绿能示范产业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能之都。我们探索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深蓝现代化海洋牧场试点项目,打造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我们大力推进绿美阳江生态建设,深入开展漠阳文化整理,打造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海丝名城,为我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阳江贡献。
湛江市委书记刘红兵
坚持科技赋能
推动跨越式发展
我们将坚持科技赋能绿色钢铁、绿色石化、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和蓝色海洋经济,充分发挥驻湛高校、科研院所优势,激发企业技改内生动力,高标准建设湛江国家高新区、湛江湾实验室,大力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计划和人才工作提质年行动,奋力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茂名市委书记庄悦群
打好产业组合拳
GDP增长5%
2024年,我们将锚定GDP增长5%的目标,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实施“五链共建工程”“中小企业扶壮工程”“重大平台提能工程”“营商环境攻坚工程”,打好产业“组合拳”,推动茂名石化、马店河新型储能产业园、零碳产业园、华南钛谷、欣旺达汽车电子等五大“链主”建设取得更大突破;实施“融珠入湾”提升行动,探索“湾区研发+茂名制造”模式,用好对口帮扶资源,确保主平台新承接项目45个以上,让“百千万工程”成色更足、制造业当家名副其实。
肇庆市委书记张爱军
着力打造两个
千亿产业集群
我们将以“北岭科教城”规划建设为抓手,融入大湾区科技、教育、人才高地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再上新水平;我们将全力抓好肇庆高新区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和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万亩千亿”产业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两个千亿产业集群,加快食品、五金、建材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抓好现代农业百亿集群千亿规模,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肇庆产业振兴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清远市委书记殷昭举
五大百亿级农产业
增长20%以上
清远市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产业体系,全力建设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打造万亩千亿级主平台,加快落地总投资近3千亿元的363个重点项目,建设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有序转移的主战场、首选地。以头号工程的力度狠抓“百千万工程”,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以农业科技引领五大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增长20%以上。大力推进“绿美清远”,建设南岭国家公园,筑牢粤北生态屏障。以清远长隆等龙头项目带动千亿级生态文旅产业,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潮州市委书记何晓军
工业投资增长30%
确保GDP增长5%
潮州以开局冲刺、全程拼搏的姿态,确保GDP增长5%。坚持科技赋能制造业,加快建设深潮合作园等“万亩千亿大平台”,抢占智能卫浴等新赛道,壮大陶瓷、食品等九大产业链,实现工业投资增长30%。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深耕茶旅走廊、逐梦海洋牧场,打造糖果小镇,擦亮绿美潮州的底色。以古城申遗为牵引,推动旅游、美食、文创“一条龙”发展。
揭阳市委书记王胜
紧盯关键产业链中的
创新链精准招商
揭阳的绿色石化、海工装备等新兴产业已积聚成势,纺织服装、家电等传统产业发展迅速。我们将围绕石化产业的下游、海工装备产业的上游,盯住关键产业链中的创新链精准招商,尽快实现产业链高级化、高端化。以出口引领、进口替代为导向,通过技术改造和数字赋能,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全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用好榕江实验室等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尽快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新质生产力。
云浮市委书记卢荣春
多打“单项冠军”
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2023年,云浮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全国重点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110家,培育粤东西北地区首家全国“独角兽”企业,成功设立规模为2亿元的科创引导基金,3家国资公司获得2A+评级,1家民企获批上市,有力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展望2024年,我们将深入实施科技攻坚“八大行动”,提速建设国家高新区和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努力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增幅走在全省前列,多打“单项冠军”,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
□据南方杂志、触电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