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误把“矬子”当“锉子”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2月22日版次:12
| 一针见血 |
  这位已近古稀之年的乐器制作人艾依提·依明,大半辈子都在跟刨子、凿子、矬子、砂纸打交道。如今,他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乐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今年,是他制作民族乐器的第54个年头。
  以上文字来自2022年9月26日《光明日报》09版所刊《来加依村,听一曲天籁之音》一文。“矬子”错了,应是“锉子”。
  锉,是个形声字,从金,坐声,本义为小锅。后也指磨削金属或竹木等的钢制工具,通常为条形,多刃,主要用来对金属、木料、皮革等表层做微量加工。也称锉刀、锉子。按横剖面不同,可分为扁锉、方锉、三角锉等。
  矬,义为(身材)短、矮。矬子,指身材短小的人。
  根据上下文理解,上引文字中提到的刨子、凿子、砂纸都是制作乐器所用到的工具,“矬子”显然不在此列。
  误“锉”为“矬”,当是两字形似音近所致。
□严佳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