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北坡游鱼闹元宵 百年非遗祈丰登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2月27日版次:06

  传统手艺人骑着自制单车穿梭在北坡的大街小巷,车上摆放着各种游鱼灯。

  手持精巧别致的游鱼灯,尽显古典风情。

  璀璨的烟花在空中绽放,精美的鱼灯被映衬得熠熠生辉。

  经验丰富、手艺娴熟的老匠人正全神贯注地制作鱼灯骨架。

  全村男女老幼,举着各色鱼灯,熙熙攘攘,结队巡游。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古诗词描绘的美好画面在湛江市遂溪县北坡镇真实呈现。2月22日至24日,湛江市遂溪县北坡镇举行2024首届广东(遂溪)北坡游鱼文化周,烟花绽放,炮竹声声,家家户户舞鱼灯。烟花、鱼灯相辉映,仿若流光溢彩的星河。
  北坡游鱼也称“鱼龙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据记载,北坡游鱼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北坡老圩属旱坡地,常患旱灾,于是,村民扎彩鱼、拜神灵、舞鱼灯、游村社,借游“鱼”带水,祈求风调雨顺、农事兴旺、年年有余。2018年,北坡游鱼习俗被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佳节前后,全村男女老少手举鱼灯到村广场统一集中,大家相互行礼、自觉排序,结灯成队沿着老圩小巷,浩浩荡荡、且舞且游。锣鼓与鞭炮齐鸣,舞龙、醒狮、舞鹰雄在前开路,一条条大“鱼”小“鱼”悠然从庙门游出,沿途还有一盏盏分散的鱼灯汇聚加入,形成数十里长的队伍,蔚为壮观。
  一尾游鱼,一盏灯,在北坡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交融共舞。

□南方农村报记者 钟海芳 潘凤仪 摄影记者 吴秒衡 谢进扬 出镜记者 王志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