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埔田竹笋外销欧美日韩

揭阳打造“四位一体”特色品牌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3月02日版次:07

  麻竹笋可以制作成风味多样的罐头、小零食。 揭阳市乡村振兴局供图

  “刚挖出来的鲜笋,不加任何调味料就能煮成一道极鲜甜的菜品。”一场春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正在挖笋的笋农告诉记者,春笋嫩爽鲜,三月时分最为上品。
  作为揭阳市揭东区竹笋生产核心区,埔田镇的麻竹笋种植面积超过3万多亩,年产量超11万吨,有着“中国竹笋之乡”之称,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3年,该镇入选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
鲜笋串起全产业链
  “以前挖的竹笋一般都是拿到市场上去卖,现在通过‘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我们的竹笋能够以合作社收购的方式,送到竹笋加工企业做成罐头。”埔田镇牌边村笋农老张高兴地告诉记者,刚出土的竹笋引来各地客商争相抢购,而竹笋罐头等应季农副产品也成了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国家的“热销货”。
  自2019年以来,揭东区积极探索麻竹笋的“1+4+1”产业协同发展模式,以提高竹笋产业的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这里的第一个“1”代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包括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和基地,最后的“1”指的是揭东区埔田镇竹笋协会。
  目前,揭东区竹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有7家实施主体企业,育秀实业是其中之一。据揭阳市育秀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埔田镇竹笋协会会长蔡晓彬介绍,埔田镇正着力实施龙头振兴战略,扶优、扶强、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回收”一条龙产业链条,更为有效地降低笋农经营风险,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以前农户和企业都是各干各的,单打独斗,品牌化程度不够,生产加工链过短,现在通过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了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蔡晓彬表示,竹笋协会搭建了麻竹笋种植、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平台,为周边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参与竹笋产业的机会,促进了竹笋产业的产业化经营发展。
  “现在竹笋深加工,罐笋销往外国,销路广了,门路宽了,钱包也鼓了。”揭东区埔田镇金东岭村的笋农罗文程告诉记者。竹笋深加工的发展不仅实现了足不出户即可尝鲜笋,也带动了当地的竹笋经济。
  “公司生产的竹笋罐头保持了揭东甜笋的鲜美爽口,主要面向外销,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地很受欢迎。”育秀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竹笋罐头加工是公司的主要业务,尤其以清水竹笋罐头为主要类型。在过去的几年里,公司专注于竹笋罐头的出口业务,产品深受海外市场好评。
让预制“锁”住鲜美
  “我们当地人吃笋,就是要吃这种鲜甜的味道。”广东人口中的鲜笋,味道妙不可言。竹笋虽新鲜可口,但其保鲜期较短,口感也容易变差。
  近年来,当地采取了创新措施,推出各种预制菜品。这些菜品经过冷冻、真空包装等方式保存,消费者在购买后只需简单加热或烹饪,有些还可以开袋即食。
  目前,预制菜已成为埔田镇产业突破的一个重要方向。以育秀实业有限公司和青源农业种养基地有限公司为主产基地,致力打造预制“一桌菜”,已研发成熟菜品15个。其中,埔田上汤浸笋丝、埔田竹笋肠两个菜品被评为“揭阳预制菜十大名菜”。
  揭东区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陈乐彬表示,埔田镇将继续加强竹笋产业链,全面展示竹笋特色产品、竹笋独特餐饮、笋竹特色文化以及笋竹观光的“四位一体”竹笋品牌特色,将埔田镇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绿色生态重镇。        □陈冰青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