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早部署 早对接 早投放

广东农信投放超800亿元贷款支持春耕备耕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3月02日版次:11

  广东农信开通绿色通道,助力农户育秧备耕。

  南方农村报记者 郑展能
通讯员 张明

  乡土南粤,万象“耕”新。在田间,农户们忙育秧、备春耕;在海上,渔民们勤耕海、忙牧鱼……为保障全省春耕生产资金充足,广东农信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及早部署、及早行动,全力支持春耕备耕。
  “针对全省各地开展的春耕备耕工作,已支持发放贷款807.32亿元,同比增长4.24%。”据广东农信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1月末,全省农商行涉农贷款余额6519.12亿元,同比增长7.82%;累计向7.48万农户发放327亿元贷款,保障重要农产品生产供应。
“早”字当头
摸清需求输送“及时雨”

  “新春伊始,广东农信就把支持春耕备耕作为服务‘三农’的重中之重。”广东农信相关负责人说。
  计划早部署,万事开头易。“我们提前对接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及村委会等,积极了解当地春耕工作布局信息,安排专项资金,倾保障春耕资金充裕。”该负责人说,在德庆,当地农商行就提前安排了1亿元专项信贷资金,为春耕备耕备足“金融底肥”。
  需求早对接,资金落地快。在尽早部署工作计划的同时,广东农信组建了“金融特派员+基层信贷员”队伍开展春耕需求走访活动,及时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存在问题和资金需求状况。在开平,当地农商行以春节期间走访及开门红营销活动为契机,进户入企第一时间掌握农户春耕备耕生产资金需求,确保春耕贷款精准投放。
  资金早投放,生产不缺钱。广东农信还开通绿色通道,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限时办结制”,对符合要求且急需资金的农户,迅速落实办贷要求,对春耕备耕相关贷款优先受理、优先办结,确保不误农时。
  “我们在惠东,划分1000多个网格‘责任田’,开展春季支农服务大走访活动。”该负责人说,通过“大走访”提前摸清各类涉农主体的春耕备耕资金需求,当地农商行迅速开通了春耕备耕信贷服务绿色通道,建立“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的办贷机制,“优先发放了7.97亿元信贷资金支持春耕备耕”。
“惠”字为要
应种尽种念好“致富经”

  广东农信坚持为农惠农,从产品创新、业务合作、政策优惠多头发力,为农户农民带来看得见、用得上的实惠。
  聚焦产品赋能。广东农信不断优化“农耕宝”“商粮贷”“种植贷”“农机贷”等专项产品,并推出“三农易”线上贷款产品,为农户提供线上申请、线上审批、无纸化办理、快速放款服务,全力满足农业生产资金需求。在台山,江门农商行运用“商粮贷”,向当地一家粮食加工厂授信1000万元,帮助其落实4200吨稻谷收购计划,拓展销售市场。
  聚焦多方合作。针对农业产业链薄弱等特点,广东农信加强与粤财担保公司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加强战略合作,以信贷风险共担方式为涉农企业增加授信额度,帮助农民增收拓路。在清远英德市九龙镇新田村,当地农商行以银担合作模式向茄瓜种植农户陈先生发放“普惠贷”20万元,相比以前下降30个基点。
  聚焦政策红利。优化内部政策,对存量到期的涉农贷款,严格实施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政策,通过重新约期、贷款展期、设定还款宽限期、调整贷款利率和还款方式等手段,全力支持其开展春耕备耕生产。在江门,江门农商行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投向农林牧渔业主体发放贷款43笔,贷款金额1349万元。
“新”字用功
藏粮于技筑牢“增产基”

  作为省内村镇服务网点最多的银行之一,广东农信瞄准各类涉农主体创新需求,以金融力量助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保障粮食稳产增产。
  支持农业种植主体创新种植模式。在雷州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一家农村合作社因散户农田整合为大块农田,急需资金建设田间排水渠道设施和配备农机、种子、化肥。在广东农信推动下,当地农商行迅速以连带保证担保方式向其授信贷款800万元,助力该公司扩大“红薯-水稻”轮耕模式,带动麻薯全产业链可持续性发展。
  支持农业企业创新抵质押贷款模式。在清远市,清远农商行通过“专利贷”产品为有机肥料生产企业提供10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预计每年带动生产销售精制有机肥10000吨、复混肥15000吨,有效盘活企业知识产权,确保农资供应不掉链。
  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创新科技赋能管理模式。广东农信为清远市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授信1000万元,助力打造智能化育秧中心、干燥中心、仓储中心等生产线,满足1.2万亩农田的用秧需求;为清远市清新区种粮大户发放流动资金贷款250万元,支持该农户与农户、农业公司合作,对1300亩良田开展托管和种植等智能农业化管理,形成水稻选种、机械化耕插、病虫害统防统治、稻谷烘干、仓储及售卖一体化流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