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来一碗胡辣汤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3月07日版次:11
| 美食煮义 |
  上周末,天气潮湿阴冷,出外办事到中午,看有一家冷清的面馆,肚饿便进去了。作为一个广东人,对面食的确不怎么感冒,寻思半天,点了一碗小米粥,想着终归是粥,应该合乎胃口。店家说粥没有了,可以点个胡辣汤试试。
  试试便试试。
  不一会,店家端上一碗褐色、粘乎的胡辣汤。说是汤,其实更应该说是羹,就像在米糊里加了肉、香菇等佐料。尝一口,胡椒味很浓,估计吃完一碗,全身就暖乎了。
  看店家的墙上,贴着胡辣汤的宣传图。文字介绍说,胡辣汤又叫糊辣汤,在河南有“皇宫御锦汤”的称呼。胡辣汤的历史起源众说纷纭,普遍存在以下几种。
  一说是胡辣汤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当时阁老严嵩得到一副助寿延年的调味药方献给皇帝,以烧汤饮之,该汤美味无穷,龙颜大悦,命名为“御汤”。另一说法是胡辣汤起源于宋朝,由酸辣汤和肉汤组合而成。明朝末期,清兵入关,御厨赵纪携带“御汤”药方逃至河南逍遥镇,将药方传授给当地胡氏,因此汤香辣味美,并为胡氏所经营,后慢慢被当地老百姓传称为“逍遥镇胡辣汤”。此外,还有说胡辣汤可能起源于唐朝以后,因为其主要原料胡椒在唐代才传入中国。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都可以佐证胡辣汤历史之久远。依照《舌尖上的中国》导演的观点:这东西外观不佳,拍照出去不大好看。即使如此,这碗长相平常的胡辣汤却在发源层面,异议颇大,不仅河南省,陕西省、河北省、湖北省、安徽省、江苏省等地都抢着认祖。
  2021年5月,小吃技艺(河南逍遥胡辣汤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算是给了河南胡辣汤“国字号”非遗的身份。入选的只是逍遥胡辣汤,实际上,河南省内的胡辣汤品种丰富,比如北舞渡胡辣汤、开封素胡辣汤等十几种,各有特色。
  店家看我对胡辣汤感兴趣,便给我介绍胡辣汤的制作过程。选全羊骨下锅熬制锅底,一般要熬五个小时,然后放入20多种香料。将和好的面团儿不断搓洗,拉伸成薄片。这时候将面筋下锅,面筋的孔洞能吸收汤汁的滋味。放入熟牛肉或羊肉,黄花菜和粉条。调整火力用外圈火滚,使得汤从外向内翻滚循环,这样可以做到不泄汤,不分层。
  介绍完这繁琐的工序,店家问我能吃得惯醋不,能吃的话,加点醋,辣中透酸,酸中有辣,再加上各种原料的综合反应,香滑绵润,吞咽之余有东西可嚼,口感很好。
  店家还介绍了另一种吃法。把半碗糊辣汤和半碗豆腐脑儿掺在一起,叫做“两掺儿”。豆腐脑儿的细腻、清淡、微苦涩与糊辣汤的粘稠、酸辣、鲜香交替刺激,更增滋味。
□陈会玲

下一篇:这首老歌和雷锋有关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