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3版: 奋进百千万 春耕保粮安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广东春耕号角吹响 新装备新技术领航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3月12日
版次:
03
3月11日,广东省2024年春耕现场会在从化区鳌头镇中塘村优质生态丝苗米产业园基地举办。
“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3月11日是农历二月初二,惊蛰刚过,南方地区正值春回大地、气温回升、雨水增多的时节。广东省2024年春耕现场会在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中塘村丝苗米产业园基地举行,动员部署全省春耕农业生产,夯实“百千万工程”的“耕”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活动现场,农机在田野上轰鸣作响,农人们各司其职,春耕的号角已经吹响。
□南方农村报记者 赵飘飘
任亚航 王志敏
机械抛秧效率高
自动化育秧流水线、炫酷抛秧机、无人驾驶水稻直播机、农用无人机……一个个黑科技装备在广州市从化区香米产业园中塘基地齐亮相,“慧”种田成为日常。
相比常见的水稻机插秧,今年机械抛秧看头足。“秧苗像飞镖一样朝着四面八方发射出去,仿佛天上下起了秧苗雨。“前来观摩的清远种植大户阿元感慨。英德市东华兴民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寿锦驾驶着自行研发的半自动抛秧机,现场演示“天女散花式”抛秧。
“半自动抛秧只要采用常规育秧方式,抛秧后返青快,经过试验发现,在粤北地区可比机插早熟7天左右,省时省力。”杨寿锦表示,相比人工抛秧,作业效率更高,可达每小时5-7亩。
相比“天女散花”,来自湖南龙舟农机股有限公司的水稻有序抛秧机作业起来,一颗颗带土的秧苗似毽子般轻盈落地。“这个机器看上去身板小巧,爆发力却惊人,一次14行有序抛秧作业,作业效率可达15亩/小时,是普通插秧机的1.2-1.5倍,是人工抛秧的10倍。”公司负责人周水平介绍,水稻有序机抛秧可使秧苗有序排列,弥补人工抛秧秧苗无序不均、杂乱无章、不利通风和田间管理及机械化作业等短板。
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有序机抛秧放宽了秧苗的“身高”,8-18厘米的秧苗都可以被抛洒。另外,有序机抛秧缩短了秧苗的“摇篮期”,12-22天的秧苗都可以机抛。
除了水稻,玉米、花生种植户也忙着春耕。广东花生种植面积超500万亩,每年春耕时节,农户都穿梭于田间地头抢播抢种,如今高效农机成为了花生春耕春种的主力军。
“开沟、下种、覆土……以前人工种植,一天一人只能种3分地,还累得腰酸背痛。”来自河源的花生种植户李玉介绍,自己种花生已有十几年,今年第一次有了机器帮忙。“现在机器种植一亩地,十几分钟就搞定了。”李玉笑称。
河源市李旭农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旭安介绍,公司生产的花生播种一体机是广东自行研制,一垄5行,每小时可作业5亩,具有节种、高效等优点,解决了目前市场的种植、收获环节主要是适应于北方低垄2行种植模式、与广东花生高垄4-6行多行种植模式不相适应的问题。
“这台机器最大的优点是花生播种不破皮。”李旭安介绍,机械化种植花生推广慢,最大难题就是容易破皮。听到能解决这个大难题,一时现场很多种植户和合作社前来咨询。
集中育秧助实现“一年三收”
当前正是水稻育秧的关键时期,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广东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到位,努力推进水稻育秧专业化、集约化、现代化、智能化。
据介绍,2023年,广东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344.26万亩,超国家下达目标任务30.95万亩;粮食产量1285.19万吨,超国家下达目标任务15.19万吨,粮食面积和产量为近十年第二高位,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体现广东、广东担当。今年广东春播面积近3000万亩,集中化育秧面积超过200万亩。
在广州市从化区大旺莱育秧配送中心,一床床水稻秧苗整齐排放。从化区大旺莱育秧配送中心负责人谭伟增介绍,春节前育秧中心便已开始进行订单排期,提前准备育秧土、秧盘等物资,节后立马组织开工。
“早稻秧苗量非常大,一天要用3000-4000斤种子,最少完成800亩秧苗,确保赶在4月初全部插完。”谭增伟说,目前育秧进程已达90%,由于采用了大棚集中育秧,近期连绵阴雨天气对进度并没有造成很大影响,春播工作进展顺利。
台山市谭江米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水稻种植、粮食烘干、农机社会化服务、收储、加工、销售、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农业产业化企业。负责人谭秋媚表示,由于今年春耕刚好遇到倒春寒,因此育秧选择在田里进行。
“我们用40多摄氏度的暖水先进行24小时催芽,催芽结束后,盖上一层薄膜放在地里育秧”,谭秋媚介绍,“如果天气一直不好,那秧苗长期放在地里可能就会烧根、发黄,我们也会视情况增加一些药肥缓解这种情况。”
春耕会的现场,一些新品种、新技术成为参会观众关注的焦点,而其中最吸引人的当属冬小麦基地。
据介绍,再过半个月,从化香米种植示范基地的数十亩麦田将迎来丰收,为保障冬小麦春季管理的顺利进行,广东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专家团队,带来了冬种小麦管理要点的技术展示。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周继勇介绍,今年广东冬小麦苗情基础总体较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春季广东气温变动较大,小麦冻害、倒伏风险较大,个别沟系配套较差的麦田已出现渍害。
“春管要坚持‘高效施肥、控旺促弱、绿色防控、抗逆保丰’,加强因地因苗分类管理。”周继勇建议,“我们鼓励水稻集中化育秧,除了保证苗齐、苗壮外,还为了减少水稻生长时间,把时间赶出来,实现‘双季稻+冬小麦/冬油菜’一年三收的种植模式。”
农技特派员直播万人围观
一场春耕会,一声号令,一起向春天进发!
活动现场,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农业科技特派员、农村职业经理人、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土专家、社会化服务组织等齐聚田间,大家在春雨中共同展望新一年的丰收景象。
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农机专家周继勇和陈连飞,邀请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张彬以及广州市汇奥机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祖岳,展开了一场“农业科技特派员田头直播助春耕”的技术指导课。四位专家围绕“早稻先进育秧技术”对育秧设备、育秧过程等详细指导,线上线下近5万人次关注。
华南农业大学农业专业的师生团队现场进行了设备操作演示。博士后涂团鹏主要研究农业机械领域,他表示这次春耕活动的机械设备都提前进行了维护保养,检查是否有生锈、缺油、缺水的情况,“农户在春耕前也应做好相应准备,以便春耕顺利开展。”
广宁供销农服公司致力于社会化服务多年,今年也为春耕备耕做足准备:一方面农资产品备货170吨,另一方面准备包含无人机在内的60多台农机。此外还谋划推进“168”合作模式,负责人皮小凡介绍,“1”指的是一个村委连片100-200亩地,“6”指给农户600元/亩的保底收入,“8”指80元/亩的托管费用,“这一合作模式联动村委和种植户,也是今年春耕的新探索,预计服务1500亩,带动农户1000户。”
种植户陈柏威是广东省劳动模范,还是“广东省农村乡土专家”。他所带领的合作社今年预计要服务700亩水稻。“这几天我们在平整田块,目前已有100亩已经插好秧,但是由于今年春耕较早、天气较冷,有些已经种下去的长势很慢,剩下的计划清明前后再插。”他还介绍,今年合作社新购入一批插秧机、拖拉机、收割机等,服务范围和服务能力大大提升。
上一篇:
下一篇:
早造“广州粮”约21万亩
上一篇:
下一篇:
早造“广州粮”约21万亩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