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2版: 读与写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死水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3月14日
版次:
12
| 诗歌赏析 |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索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闻一多
【赏析】
闻一多的诗歌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风格,《死水》一诗足见其思想和风格。
闻一多在我国新诗创作理论建设上很有成绩,他的新格律诗理论被后人称为现代诗学的奠基石。他有感于“五四”以来新诗过于散漫自由,因此提倡一种新格律诗。由于追求艺术上的严谨,这使得他的诗大多有富于浪漫气息的幻想,严谨奇特的构思,喷射爆发的激情,一咏三回环的语势,以及比喻、夸张、象征、反复等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等特点。
这首诗创作于1925年,是诗人新诗格律中“最满意的一次实验”。纵观全诗,共五节,每节四句,每句九字,隔行押韵,每节各押一韵,体式严整,朗读上口,富于韵味,完美地统一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新诗格律标准。
诗的基调严肃、沉重。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在异国的土地上,诗人尝到了华人被凌辱、歧视的辛酸。三年后,诗人结束了留学生活,满怀希望地回归祖国,然而国内的情况远非诗人所想,军阀连年混战,帝国主义横行,中国这个有着数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在近代发展进程中举步维艰,几乎丧失了全部的活力,就如“一沟绝望的死水”,在污臭与腐败中日渐死去。
诗人愤怒、哀叹,几近绝望,他在字里行间倾泻着情绪,诅咒这沟“死水”尽快毁灭,其笔端流出的尽是严酷和冰冷。但是,诗人终究没有绝望,诗中的严酷也不是麻木不仁的嘲讽,大悲大怒之后,便是大彻大醒,便是呐喊,便是高呼,便是置之死地之后,祈求新生的兴奋与激情。
诗人虚实相应,构文巧妙,以艳丽鲜明的语言、严密和谐的韵律来刻写丑恶,在对比反差之中,在“一沟死水”之中,隐藏了一个充满活力、光明绚烂的美好世界。最为人称道的是,诗人揭示了击破这沟死水、迎来新世界的方法——涤荡污浊、重塑清明的力量与勇气。
这种激情和批评,当今几人能有? □偶数
上一篇:
从“上头”到“下头”
下一篇:
上一篇:
从“上头”到“下头”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