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4版: 政情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帮助扭转粗放发展方式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3月26日
版次:
04
管控成果,为推动全省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另外,广东还建设省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信息平台,并通过网页端以及粤省事、粤商通等移动端实现数据共享共用,政府部门、企业、公众均可免费查询应用分区管控成果。
帮助扭转粗放发展方式
随着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落地,全省各地城市建设、产业发展等便有了框架。近年来,广州等多个地市的应用案例已被生态环境部作为实践典型案例推广。
在广州番禺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正帮助合理布局产业。当地明确,各工业产业区块具体项目的引进与建设应符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要求,不断优化工业园区布局。政府部门在规划编制、引进项目时,需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各类限制性要求,避让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科学比选并确定最优规划方案和选址选线方案。
例如,番禺区某地块原规划建设金属部件生产项目,相关部门在规划过程中分析发现,该地块位于大气受体敏感区内,且邻近学校、小区等敏感点,所在环境管控单元明确“不得使用高挥发性溶剂型油墨、涂料、清洗剂、胶黏剂等原辅材料”“禁止在学校周边新建、改建、扩建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建设项目”。为此,当地将地块规划调整为“主要承担设计研发、金属部件产品展示和接待办公环节,不从事生产,不产生噪声、废气等污染物”,避免了规划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多个地市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越来越起到源头预防作用,成为扭转粗放式利用生产空间挤占压缩生态、生活空间问题的重要抓手。
在肇庆高新区,针对园区内存在的生态保护红线等重要敏感目标,原则上按禁止开发区域要求进行管理。由于园区地处北江上游,生态环境极为敏感,因此明确北江供水通道岸线1公里敏感区范围内禁止新建化学制浆、印染、鞣革等重污染项目,同时严格控制生物制药项目,不得引入三类工业及电镀、漂染、鞣革等水污染物排放量大或排放一类水污染物的项目,守牢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在河源国家高新区,通过分析区位特征和环境质量现状,明确园区的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对园区存在的环境风险和主要问题进行甄别。针对园区内存在的生态保护红线等重要敏感目标,例如河源大桂山地方级自然保护区,要求设置产业控制带,严禁引入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项目,确保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不受影响。
□张子俊 彭琳
上一篇:
外贸实现“开门红” 投资消费稳定增长
下一篇:
上一篇:
外贸实现“开门红” 投资消费稳定增长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