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清明拜错先祖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4月02日版次:12

  扫墓的意义,或许就是在回忆中和亲人重聚吧! 视觉中国供图

| 生活秀 |
  祭祖扫墓,本是缅怀先人的庄重时刻,但总会有一些意外情况发生,让人哭笑不得之余,又忍俊不禁且回味无穷。
  和网上各种层出不穷的“上错坟”“认错太公”的事件一样,我家今年也摆了个大“乌龙”。
  这个周末,阳光正好,我们全家人备好祭祀物品,兴冲冲地往村后山进发。
  奶奶的墓在小半山腰处,这一片有好些墓地,埋的都是同村的老人家。长了一年的杂草,几乎掩盖了原来的小路。
  在老爸的带领下,我们一路来到墓前。他迟疑了一下,小声说:“怎么感觉这墓像小了呢?”堂姐说:“会不会是草长密了,视觉问题?”
  大家纷纷凑近墓碑,看到上面清晰地写着“张门伍氏”,没差了,我奶奶就是姓伍。于是一行人就忙活起来,铲草培土、整理坟头,接着摆上各种食品,焚香祭奠。我们一边吃着东西一边聊天,更多的是回忆奶奶在世时的情景。扫墓的意义,或许就是在回忆中和亲人重聚吧!
  下山途中,嫂子小声说了句:“我觉得有点不对,墓地后面的那棵树去哪了?”我哥说:“会不会有人砍了?”大家面面相觑,决定回头看看去。
  一看,树还在,我滴乖乖,扫错墓了!原来有人在小路中途处新修了一个墓,导致小路拐了个小弯,将我们引向了斜对面方向,我们刚刚扫的墓,和奶奶的墓,就相差了不到十米。神奇的是,两个墓地的款式一模一样,而两位老太太,都是“张门伍氏”。
  我们灰溜溜地赶下山,重新备齐整套祭品,给奶奶扫了墓,但愿她老人家在天之灵,不要怪罪我们这班“失魂鱼”吧!
  老爸分析说,也许两位老太太已结交成小姐妹,她老人家指引我们先去拜拜她干妹妹呢;堂姐则说,上午我们带的是烧鹅,奶奶其实更喜欢吃卤水鹅,所以她将烧鹅让给干妹妹先吃。最后大家一致认为,这位新到的老太太法力更高,所以我们被引领到了她的墓前。无论如何,我们当做了件好事吧!
  “供品一盘飘雾气,清香三炷起云烟;跪拜坟前行祭礼,祈求福禄降人间”,清明祭祖,有对先人的缅怀,更有对美好明天的祝愿,这是一种家族情感的传承和延续。
  读小学的儿子问:“妈妈,我应该和太奶奶说什么呢?”
  我说:“你可以将你的心愿告诉太奶奶,她会保佑你实现的。”
  我以为,儿子会像我们一样,说些平安顺利之类的吉祥话,没想到,这小子一边鞠躬一边大声说:“太奶奶,你叫妈妈给我买了那艘辽宁号模型吧……”我目瞪口呆地看着他,大家哄堂大笑。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天气说变就变。记得有一年,出门时还艳阳高照,到了山脚,下起大雨来了。我们等了一会,看雨势越来越大的样子,估计这山是上不了了。老爸指挥我们找处能避雨的棚子,将祭品摆放好,往山上喊: “爷爷奶奶,母亲,雨太大啦,你们下山来吃吧,咱各走一半路好啦”……我们一众小辈想笑又不敢笑,憋得肚子都痛了。
  人终有一别,曾经那个带着我们去扫墓的人,终有一天会成为等我们去给他扫墓的人。留下的人继续努力生活着,并在每年的这个特别的日子里,用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告诉离去的亲人,我们都好好的。
  而这些层出不穷的“乌龙事件”,为祭祖活动增添了许多温馨和乐趣。       □张琳虹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