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做好农业种质资源这篇大文章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4月23日
版次:
02
| 推荐 |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的战略性资源。去年底,我国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各地各部门既要保存好这些天然基因,也要加快新品种选育,用好特色资源开发,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收集好优质种质资源是当务之急。在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过程中,新收集的资源悉数收纳入各个国家级种质资源库(圃)。无论是推动农业发展而言,还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而言,保存好这些种质资源,既是在保存基因和遗传信息,也是在为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近年来收集到的资源样本来看,不仅包含了许多珍稀的地方特色资源,也为我国的种质资源库增添了活力。尤其是那些散落在广袤农村的乡土品种,虽其貌不扬,却蕴藏着独特优异的基因。种质资源收集不易,需要采用科学手段妥善保存。目前,我国已建立以国家长期库及其复份库为核心,以区域性、专业性中期库、种质圃为支撑和原生境保护区(点)为补充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各地各部门要继续开展优质种质资源的收集工作,更要采取科技的方式与手段保存好这些优质种质的基因与遗传信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唯有做好优质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才能牢牢端稳我们自己的饭碗。
加快对新品种的选育是重中之重。收集优质种质资源,建立以国家长期库及其复份库为核心,目的是为了通过科学研究选育出更加优良的品种,促进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从好种质到好种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各地区各部门要用好这些优质种质资源,加快进行繁育,通过培育改良,选育出更多的新品种,夯实我国新品种培育的种质基础。要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将新发现的种质资源进行品种开发。要在科研和商业化推广上发劲使力,由公司提供科研经费,研究所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初步形成性状稳定、品质优良、配合力好的新品系。各地也要在一些大中城市商圈推广新产品,打响特色品种知名度。各地要抢抓机遇,通过核心种源开放共享,有力促进重大品种选育和破解种业“卡脖子”难题。近年来,每年国家库(圃)分发资源均在10万份次以上,服务各类育种创新主体超过1500个。
注重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关键。在新品种培育出来之后,关键要加快推广运用,让新品种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广大农民从中获得实惠。一方物产,兴一方产业。据统计,我国新收集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中已有430份申请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超过6000份农作物种质资源得到开发利用,推动各地“土特产”发展壮大。种质资源普查结束后,各地各部门要把工作重心逐步转向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和利用,要用好用活这些优质种质资源。从科研规划,到人才集聚,从新品种培育,到产业拓展等,各地各部门要注重统筹协调,推进开发利用。目前我国已制定统一鉴定技术规划,组建了由800多名核心专业人才、73个国家库(圃)、107家优势科研院校和30家企业组成的农作物精准鉴定队伍,构建了央地协作新机制,鼓励各地持续推进特色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转载自4月21日中国甘肃网,作者张闲语)
上一篇:
招募三类村民 人才振兴可期
下一篇:
拆了建、建了拆 摁住乱作为之手
上一篇:
招募三类村民 人才振兴可期
下一篇:
拆了建、建了拆 摁住乱作为之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