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文明乡风拂柏桥 一年更比一年好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4月23日版次:06
  策划 麦倩明 董玉
南方农村报记者 任峻男

受访者:何霞
职       务:中共高州市委党校副校长、柏桥村驻村第一书记

  无论何时见到何霞,她总是一身利落的粉色西装,一双舒适的运动鞋,干净的马尾看不到一丝杂发。“大家好,我是柏桥村驻村第一书记何霞,接下来请大家跟随我一同走进柏桥村荔枝种植园。”向来访考察团和柏桥讲堂学员讲述柏桥村的实践,成为何霞过去一年的常态工作。
  现在的柏桥村,咖啡馆开起来了,大舞台建起来了,村晚办起来了,夜市火起来了,年轻人多起来了,村民乐起来了。
170栋农房穿“新衣”
  2022年11月,茂名市委选派百名驻村第一书记下沉一线,时任高州市接待办副主任的何霞来到根子镇柏桥村任驻村第一书记。2012年大学毕业后在根子镇政府工作了近十年,“再次回到柏桥村,感觉很亲切。”何霞说。
  柏桥村下辖18个自然村,走进柏桥村,灰瓦白墙的民居鳞次栉比,平整的乡村公路蜿蜒穿梭在茂密连绵的荔枝林中,荔枝主题墙画与诗词标语等荔枝元素随处可见,与村落景致融为一体,一步一景。
  2022年,高州市推进“甜美果海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处于核心区域的柏桥村为了改造和维护村容村貌,提升人居环境,挨家挨户摸底,调研了解村民修缮美化农房的意愿,对有意改造的,上门为村民提供外观设计指导和补贴。
  “村民原来挣了钱就随意盖楼,毫无规划。”何霞说,为了说服村民接受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村委干部刚开始没少费口舌,但等第一批改造房屋建好后,村民发现新房既美观又舒适,美化自家农房就逐渐成为自觉行动。
  过去一年,柏桥村进行外立面改造提升的农房达170栋,新建停车场新增102个车位,乡村“颜值”提升。
  柏桥村900余户人家,家家种荔枝,6800亩荔枝占全村面积的87%。去年荔枝季,何霞和隔壁元坝村驻村第一书记卓剑斯联手推动荔枝定制。“我们两村地理相邻,都是荔枝核心产区,整合资源做营销还能带旺荔枝文旅发展。”何霞介绍,2023年两村共有1万多株荔枝树被个人或企业定制,荔枝价格相较传统销售方式翻一番,2023年,柏桥村通过荔枝定制金额达142万元。眼下何霞已牵头谋划今年荔枝定制,“4月初已经和有关单位对接。”
  2023年8月,柏桥村广场柏桥农创园改造提升,何霞和村委干部一起盘活村广场周边民房,为入驻商家减免首年租金,开展招商工作。一个月后,柏桥农创园开业,一批农副产品店、本地特色餐饮店、无人售货超市相继开起来了。货架上化州化橘红、信宜蕉芋粉丝、电白小黄鱼、高州桂圆肉琳琅满目……柏桥农创园成为茂名农特产品的展销窗口。2023年到柏桥村旅游参观的游客达到200万人次。
“柏桥讲堂”开课了
  2023年12月,何霞在驻村第一书记外又多了个新身份——高州市委党校副校长,主要负责“柏桥讲堂”课程升级和师资队伍建设。
  2023年5月23日,“柏桥讲堂”在柏桥村揭牌成立,讲堂定位为思想教育的阵地、传播知识的课堂、宣传茂名的窗口。
  当日,“柏桥讲堂”第一堂课主讲人、茂名市委党校副校长张蓝青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共同富裕》为题给学员们上了一堂不一样的思政课——走进重要节点现场,开展互动教学。
  理论讲授和现场教学结合起来,是“柏桥讲堂”的特色,集理论宣讲、现场体验、互动交流于一体,荔枝种植园、柏桥农创园、柏桥实践馆、乡村振兴示范带、中国荔枝博览馆、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这些荔枝树下、种植园里、生产线旁,都可以是“柏桥讲堂”的教学现场。
  4月9日早上9点,何霞出现在柏桥村荔枝种植园门口,迎接当天来调研的考察团。柏桥村荔枝种植园通常是柏桥讲堂的第一站,随后众人会来到高州市根子柏桥龙眼荔枝专业合作社、柏桥实践馆,最后回到柏桥农创园广场。一轮完整的讲解接近两个多小时,何霞边走边讲,不时解答考察团的提问。去年荔枝季,高峰时期她一天接待了九轮考察团,从早上八点到下午七点不间断。
  柏桥讲堂的主题也日益多元。“千名村书记话振兴”“柏桥夜话”“大中小学生进讲堂”“月下漫谈”……柏桥讲堂相继与广东省委党校、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单位开展联学共建,累计举办形式多样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和研学活动885场次(截至2024年3月30日),培训党员干部群众4.5万多名。
  茂名信宜茶山镇是三华李的主产区之一,最近产业发展遇到劳动力老龄化与果树感染病菌的双重困境。信宜市茶山镇人大主席杨程,在柏桥讲堂为产业发展找到了出路,“借鉴柏桥实践,成立强村公司,将失管的三华李整合流转,提升三华李产业的规模和实力。”杨程这样阐述他的构想。
  “一个先进村,就是一本优秀教科书,很多发展经验是可复制的。”电白区沙琅镇尚塘村党总支书记黄俊杰调研柏桥讲堂后,找到振兴“灵感”。“我们村养龟产业基础殷实,可以引进龟苓膏生产线、龟鲜冷链生产线,建综合餐饮场所,充分延长产业链。”
乡村生活多姿彩
  今年2月,位于柏桥村广场的“柏桥大舞台”正式投入使用,搭建了宣传展示乡风文明的大舞台。文艺晚会、非遗表演、送展下乡、送戏下乡各类文化活动进到村民家门口,“各类文艺表演、活动的场地预约已经排到了6月。”柏桥村党总支书记何清说。
  每当夜幕降临,柏桥大舞台灯光璀璨,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聚在一起,随音乐跳起广场舞,孩子们则围在一起玩耍,或偎在母亲怀里撒娇,乡村生活惬意而舒适。
  2月29日,“聚力‘百千万’之‘乡村之光’”活动在柏桥大舞台拉开帷幕,这场高州“村晚”热闹非凡,乡贤齐聚,客商到场。当晚尽管下起了小雨,也挡不住柏桥村村民的参与热情。村民们自导自演的歌舞以及非遗表演不仅吸引了本村村民,也吸引了高州甚至茂名市民慕名驱车前来。一场晚会唱响了聚合社会力量振兴乡村的“同一首歌”。
  “以前晚上没事干就聚一起打牌喝酒,现在几乎没有了。”村民何金保笑着说,如今村子越来越热闹,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有了主人翁意识,要在客人面前留下好印象,自我约束,做个文明人。
  今年柏桥年例期间,考虑到村里有众多乒乓球爱好者,依托“中国荔乡乒乓球俱乐部”,柏桥村委组织举办了首届“荔乡杯”乒乓球联赛。
  消息传出后,吸引了根子镇和周边村众多乒乓球爱好者参与。“村民们很支持,各个村小组乡贤都为比赛出资出力。”何清说,比赛选手不受年龄和户籍限制,鼓励各个村小组自由邀请选手参赛,柏桥村的18个村小组派出队伍展开激烈角逐,祥垌村最终拿下比赛冠军。“通过比赛,促进了村民之间的交流,还团结了春节返乡的乡贤。”
  随着柏桥村游客越来越多,部分周边村民开始自发在村里摆摊售卖农副产品。柏桥村顺势推出“柏桥夜市”。今年2月1日晚,柏桥夜市开门迎客,人气爆棚。“当天有200多家商户在柏桥夜市开业。”谈及此,何霞难掩兴奋。
  柏桥夜市兴起,为当地“夜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柏桥村村民何女士在柏桥夜市经营一家烧烤车,“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1000块。”额外的收入改善当地村民生活,2023年柏桥村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
  “就业机会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多。”何霞表示,原本只有荔枝季才热闹的村子,如今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大家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