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神湾菠萝采摘热 田头价超10元/斤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4月30日版次:07

  游客正在采摘神湾菠萝。

  南方农村报记者 陈思蓝

  四月开始,接下来的半年,都是神湾菠萝的大量上市期。2016年以来,中山市神湾镇菠萝采摘火热,价格持续走高,从5元/斤涨至超10元/斤。神湾着力探索“菠萝+”模式,打造地方特色旅游名片,以4000亩的菠萝田,创造了超2亿元全产业链总产值。
生态种植◥>
化肥用量减少75%

  《十二道锋味》里这样评价神湾菠萝——“最浓郁的甜”。
  品种,是神湾菠萝的“甜蜜”来源之一。“金山种”,凤梨属皇后类神湾种,是神湾菠萝主要种植品种,1915年由旅居秘鲁华侨李国汉引种而来,在国内菠萝家族中可谓稀少。其次是环境。当地光照、空气、水分条件良好,土壤富含铁元素,且有丫髻山山泉水灌溉,有利于菠萝生长。
  品质的由来,更在于种植方式。神湾果农李标告诉记者:“不用药,少用肥,坚持使用山泉水灌溉,才能种出好菠萝。”
  这样做的不止李标一人。近年来,神湾镇强化绿色发展,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化肥减量增效、菠萝秸秆还田、农膜回收等技术,实现减肥、减药、增效。当地还与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合作开展神湾菠萝“提纯复壮”工程,推广“一次施足基肥、覆盖地膜、纱网防晒防寒”等种植技术,实现神湾菠萝质量、效益双提升。
  神湾镇自游农场是在当地政府引导下,成长起来的“国家级生态农场”。该农场负责人陈倩文介绍,自游农场从2020年开始,利用秸秆还田1000斤/亩,使有机废物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现在农场有机肥用量翻了5倍,化肥用量减少75%。”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菠萝,自游农场还在间隙种植了不少大豆、玉米。陈倩文告诉记者,大豆和玉米根系发达,具有固氮作用,能够代替氮肥。“这一方法是在电视看到的,没想到在菠萝田试验之后竟然成功了。”
  神湾镇还将园区内菠萝种植大户全部列入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在自游农场,有绿色食品内检员3名,专门负责种植生产记录、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农资购销记录。从2017年到现在全部生产记录保存在档,逐年完善。
鲜果采摘◥>
菠萝田头价翻倍

  2016年,陈倩文以12元/斤的价格推行鲜果采摘时,不少人笑话他:“搞不了多久就要倒闭。”要知道当时神湾菠萝的零售价只有5元/斤。但他说:“服务和文化就是增值。”他还为体验采摘的顾客们讲解菠萝的历史、种植等知识。
  这一试验出乎意料地顺利。陈倩文的采摘生意做得火热,第二年,有顾客告诉他,自游农场在小红书火了,搜索菠萝采摘就能找到这里。“我当时还不知道小红书是什么。”
  大约10年前,通往神湾菠萝主产区神溪村的路通了,人流量多了,农户们于是相继学起了菠萝采摘的经营模式。
  与采摘同样火热的,还有电商销售。不少神湾菠萝的“粉丝”,希望能更便捷地购买,农场主们于是在朋友圈做起了微商。李标估计,神溪村菠萝大约40%为熟客下单邮寄、30%通过采摘销售,另有30%在田头零售,“不出村就已经卖个精光。”
  果农娇姐有个甜蜜的“烦恼”:“菠萝不够卖。”这两年,很多客户千里迢迢从外地过来,有时却因摘不到菠萝尤为遗憾。“清明节期间,一些菠萝还没成熟,顾客为了留个纪念,也把它买了下来。”她明显感受到:“神湾菠萝名气越来越大了。”
  这与当地政府推行的神湾菠萝品牌化营销行动息息相关。近年来,该镇已连续多届举办神湾菠萝文化旅游周、神湾菠萝游园会活动;建成神湾菠萝展览馆、旗舰店和菠萝小屋;专题策划“神湾菠萝”主题宣讲;推广菠萝线上农交会、云展会;在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等铺开神湾菠萝线下体验店,以系列举措推动神湾菠萝破圈传播。
  李标对此深有体会,他在进山路最外围摆摊,每年遇到的媒体记者不少于10位,还要经常接待前来调研、写生的社会团体。
  “这个是‘哇塞菠萝’,这个是‘甜蜜蜜16号菠萝’,这个是‘鸿运当头菠萝’……”李标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他自己起的趣味菠萝品种名。“果农也要学会营销,学名顾客记不得,我就自己给它们起花名。”这些菠萝新品种也是李标的招牌。自2015年开始,他的果园引入了20多种世界知名菠萝品种,基本实现了菠萝四季产。
  中山市横栏镇农业农村局局长崔建灵介绍,近年来得益于品牌价值提升和采摘、电商的火热,神湾菠萝销售行情不断走俏,田头平均售价已超10元/斤,特等品售价甚至高达30元/斤。目前,全镇共有菠萝总面积4000亩,亩产值达3万元,鲜果销售年产值达1.2亿元。
农文旅融合◥>
清明吸引游客8万人次

  在丫髻山森林公园南门进山路上,游客在以菠萝为主题的展馆、驿站、饰件前拍照打卡;菠萝摊位随处可见,卖着菠萝酥、菠萝咖啡、菠萝雪糕、菠萝茶饮、菠萝月饼……
  “除了来买菠萝的,到丫髻山森林公园旅游的人也多了。”李标感慨,这几年道路从单车道改成双车道,陆续建成了几个停车场,但依旧是不够用。节假日堵车都要堵到一公里外的地方。
  湾湾的龙森林书屋是当地一处新晋的网红打卡点,该店负责人李加军介绍,书屋假期平均每天接待顾客超1000人次,收入尤为可观。“菠萝拿铁是书屋的招牌,点单率超过了五成。”
  位于丫髻山森林公园南入口不远处,是占地25亩的神湾干屿科普研学基地。负责人古金丽介绍,清明期间每天游客都有上千名。“基地核心是菠萝文化,我们目前还在开发菠萝面膜、菠萝洗发水等多元产品。”
  一些果农也在这场文旅热中看到了新商机。吴天凤在菠萝田头支起一个小摊,除了鲜果,也卖饮料、雪糕和手信特产。“节假日一天可以卖几千元。”她说。
  据了解,今年清明节期间,神湾镇共吸引游客约8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1200万元。
  上述是神湾镇以“菠萝文化”为核心,推进农文旅融合的生动写照。4月29日-5月31日,神湾镇以“龙腾伶仃洋,香飘丫髻山”为主题举办2024年第四届神湾菠萝文化旅游月,推出美食集市、金色大地音乐会、轮滑公开赛、露营节、夜跑等多彩文化活动。
  神湾镇神湾村相关负责人李佳莹告诉记者,在2021-2023年“五一”期间,神湾镇3次成功举办神湾菠萝文化旅游周活动,神溪村作为重要分会场,全村共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在此期间,神溪村神湾菠萝销售收入达2000万元,餐饮消费超750万元,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4000万元。

下一篇:郁南黄皮7月上市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