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8版: 种植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节本增收152元/亩 罗定绿色种养成效显著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5月30日
版次:
08
2021-2023年罗定市连续三年承担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
开展绿色种养循环试点,是国家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2021-2023年,云浮罗定市连续三年承担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自试点开展以来,罗定市已完成粪肥还田26.3万亩,带动全县减少化肥施用量2432吨,实现每亩节本增收152元。同时,带动全县固体粪污处理10.1万吨,县域畜禽资源化利用率维持在91%以上,有效减少了畜禽粪污造成的环境污染。
三年试点绿色种养10万亩
三年来,罗定市实施了10万亩的试点项目。“按照粪肥化肥配合施用后,地里的苦麦菜长得好漂亮,今年能卖更好的价钱了。”试验点种植户刘龙辉说。
罗定市是广东种粮大县,也是畜牧大县和畜禽粪污资源量大县。据统计,2021年罗定市有畜禽养殖专业户34522户,规模养殖场334户,畜禽粪污年产生量为104.39万吨。
罗定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发展,积极摸索建立和完善粪肥还田运行机制。据了解,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实施过程中,罗定市逐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驱动的“规模养殖场+有机肥企业+绿色种植业”的粪肥还田运行模式。而后不断弱化政府干预作用,增强有机肥厂自主收集粪肥、无害化处理粪肥、向种植大户输送有机肥的能力,最终形成有机肥厂自主经营、绿色种养循环农业高效稳定发展的组织运行机制。
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发展初期,专业化服务组织经济实力弱、技术落后、发展困难,政府的组织引导和扶持作用尤为重要。罗定市人民政府自2021年开始,扶持和培育了广东秋田美肥业有限公司和广东沃野肥业有限公司两家大型有机肥企业作为粪肥还田服务主体。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两家服务主体也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政府引导和奖补以及技术单位华南农业大学的支持下,积极创新堆肥技术,升级堆肥装置,引进分子膜堆肥技术,降低堆肥成本,提高了堆肥效率和粪肥品质,推动粪肥收集和还田市场稳定发展。
据悉,三年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并创建了粪肥还田长效运行模式。随着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发展,在养殖业,大大降低了畜禽粪污处理成本;在种植业,实现了化肥减量、节本增效;专业化服务主体也通过粪肥收集、堆沤和还田服务获得经济收入。规模养殖场、有机肥企业和种植户之间形成良好的社会分工和供求关系。
因地制宜优化技术模式
“施用粪肥种植的水稻,禾叶明显变大,水稻亩产增加了100斤左右,稻谷的品质也有提升,稻米的口感比原来更香软一点,化肥的施用每亩减少了30斤。”示范区基地管理员陈铁钦说。
罗定市结合当地生猪养殖和“丝苗米”优势,针对水田板结的问题,大力推广丝苗米的粪肥还田工作,形成“生猪养殖-粪肥收集堆沤-水稻种植”的技术模式。根据蔬菜和水果的需肥特点,形成了“生猪-粪肥-蔬菜”和“生猪-粪肥-果树”技术模式。
为提高宣传效果、创新宣传方式,罗定市形成农业农村局-镇农技站-村委-种植户的多级宣传网络,通过“买七补三”的有机肥销售策略,充分发挥市场推动力量,强化有机肥施用宣传。
罗定市在推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过程中,通过县电视台宣传、媒体报道、在人流量大的路口设立宣传牌、拉宣传条幅、召开培训会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极大提高了农户对粪肥还田重要性和还田方式的认识。同时,为发动基层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罗定市构建了县-镇-村三级宣传网络,在县镇村组织农技人员进行宣传培训,确保宣传到村、到每个农户,真正做到整镇、整村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工作。
全县畜禽资源化利用率超91%
畜禽粪污如处理不当,极易造成环境污染。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把“粪污”变“粪肥”的过程,实际也是质量把控的过程。
在粪肥还田的全环节,罗定市人民政府和罗定市农业农村局严格要求、监管。专业化服务主体在畜禽粪污运输过程中必须使用防渗漏的粪肥运输车,粪肥还田前必须按照国家标准对畜禽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经抽检达标后方可还田施用。
为保障粪肥还田的质量和进度,罗定市与华南农业大学开展技术合作,对堆肥技术进行专业性指导。并建立了全程监管机制,充分利用粪肥监管平台,完善台账管理,对专业化服务主体的工作进展、资金使用实施成效等方面进行监管考核,确保粪肥的产生、去向和质量清晰合规。
罗定市20个效果监测点数据显示,粪肥和化肥配施(减量30%)与单施化肥处理相比能够增加水稻、蔬菜和火龙果、柑橘等农产品产量和品质。部分水稻监测点增产高达33.6%,蔬菜增产9.1%-23.8%,火龙果增产8.6%-14.4%,柑橘增产4.8%-13.2%,还大大减少了化肥用量。粪肥还田的实施,有利带动当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1.1%。
自试点开展以来,罗定市已完成粪肥还田26.3万亩,带动全县减少化肥施用量2432吨,实现每亩节本增收152元。带动全县固体粪污处理10.1万吨,县域畜禽资源化利用率维持在91%以上,有效减少了畜禽粪污造成的环境污染。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探索粪肥还田技术模式,打通种养循环堵点,促进粪肥科学合理使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运行机制和技术模式,促进全市种养业高质量发展。”罗定市农业发展中心农艺师叶宇说。 □何雪琪
上一篇:
安琪福邦助力枝江脐橙品质升级
下一篇:
上一篇:
安琪福邦助力枝江脐橙品质升级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