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9版: 农村财富·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c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酵母科技调水质 鱼蚌混养产值高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6月04日
版次:
09
工人正在为珍珠蚌进行插片手术。
■ “蚌王”档案
姓名:王振宇
地址:浙江省诸暨市
养殖种类:珍珠蚌、草鱼、鲫鱼
养殖面积:300亩
关键技术:酵母科技调整水质,实现肥水养殖与环保养殖的双赢。
五月的绍兴,春意盎然。在浙江诸暨市山下湖镇,工人正在为珍珠蚌进行插片手术,随后,这些“术后蚌”将进入漫长的“育珠期”。“这批蚌到养成收获,还要等4年时间。”山下湖镇珍珠蚌养殖基地负责人王振宇介绍。
据悉,山下湖镇淡水珍珠年产量占世界淡水珍珠总产量的73%,镇上从业者超过1.5万人。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返乡创业的大学生王振宇历经14年的摸爬滚打,成了名副其实的珍珠蚌养殖行家。
鱼粪有助养蚌育珠
2007年,大学毕业的王振宇返回家乡诸暨,成为一名水产动保经销商,向当地的珍珠蚌养殖户推荐优质产品。
“不掌握扎实的养殖知识,连和养殖户对话的资格都没有。”王振宇回忆,养殖户一听就知道对方是不是行家,为了拓展业务,自己每天都要查阅资料,三年间记满了四本厚厚的笔记,并成功考取了执业兽医师资格。
渐渐地,他掌握了许多养鱼、养蚌的知识,开塘养殖的想法也冒了出来。
2010年,他下定决心,在山下湖镇租下了300多亩水面,正式加入珍珠蚌养殖户大军。
和当地大部分养户一样,王振宇采用了鱼蚌混养模式:养蚌为主,适当搭养鲫鱼、草鱼。“鱼的残饵和排泄物可以肥水,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繁殖和生长,为珍珠蚌补充饲料。”王振宇透露,基地每亩投放珍珠蚌2000只,同时养殖约1500斤草鱼或鲫鱼。
“近两年珍珠蚌的效益不错。如果直接卖蚌的话,价格通常在100-150元/只。”王振宇介绍,池塘中的鱼类每年可售1万元以上,而珍珠蚌每4年才收获1批。据此估算,基地每年每亩平均产值近7万元。
“另外一块收入是珍珠。但珍珠的售价主要看品相,难以估算具体产值。”王振宇笑着说,开蚌就像是开“盲盒”,如果幸运开到一颗大而圆润、透亮无暇的珍珠,就能在交易市场卖出高价。
肥水培藻兼顾环保
王振宇介绍,珍珠蚌喜欢重肥,当地养殖户喜欢投放鸡、鸭、猪等动物粪便作为肥料。“高密度、过量投肥利于产珍珠,但容易导致水中的总磷、总氮含量超标,不仅污染当地环境,鱼蚌的死亡率也高。”王振宇说。
得益于早年的经销商经历,王振宇巧妙地运用安琪公司的多款产品,实现了肥水养殖与环保养殖的双赢。
王振宇介绍,为了维持水质的平衡,他采用培藻剂“益水悠早”,这款产品富含氮磷钾、硅酸盐及中微量元素,利于硅藻培育。同时,采用调水产品“酵水爽”,以丰富的高活性菌种有效分解水体有机物。“特别是气温高起来的时候,稳定水质效果很好。”王振宇说。此外,他还使用“益水悠爽”,以酵母代谢物的生物活性物质及钙镁为主,培养的营养物质更适合蚌和鱼的吸收,促进鱼蚌的产量质量双提升。”
“安琪系列产品对环境很友好。”王振宇表示,近年来当地有关部门出台了严格的环保政策,许多达不到环保要求的养殖户纷纷转行,他也因此在市场中占得先机。 □常秦
上一篇:
下一篇:
成立园区联盟推动养殖技术流程标准化
上一篇:
下一篇:
成立园区联盟推动养殖技术流程标准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