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6版: 健康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11岁女童暴发性心肌炎病危
经“人工心肺”救治18天脱险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06月13日
版次:
06
专家团队抢救场景。
“感谢你们救助我,让我重获新生!”去年冬天,11岁的莹莹突患暴发性心肌炎。经过400多个小时的ECMO支持和近半年的休养,今年6月1日,她回到广东省人民医院,和救治过她的医务人员一起度过了难忘的儿童节。
体外膜氧合(ECMO),俗称“人工心肺”,是抢救垂危患者生命的终极技术。近年来,ECMO技术不断突破年龄、体重、病种等禁区,给100%的死亡带来大于50%的希望和机会,为危重患儿的救治创造条件和治愈时机。
ECMO成“救命神器”
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ECMO技术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V-AECMO(静脉-动脉)用于心脏和肺功能支持,而V-V ECMO(静脉-静脉)则专注于呼吸衰竭患者的气体交换。
去年冬天,11岁的莹莹突发暴发性心肌炎,由于病情危重,建立V-AECMO后被紧急转运至省医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幸好有ECMO代替心脏做功,保证了全身器官循环血供。
“我们原以为只是一场小感冒,没想到会这么严重。”莹莹妈妈回忆道,“ECMO支持了整整18天,才成功撤除,将孩子的命救了回来。”如今,莹莹恢复良好,将在9月份重返校园,迎接她的初中生活。
周成斌表示,相较于成年人,儿科ECMO救治的病例存活率会更高。“虽然我们不希望看到孩子们的病情严重到需要使用ECMO的程度,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会全力抢救。”
对各种病情严重但又存在逆转可能的病人,如急性心肌梗死、暴发性心肌炎、心跳骤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肺炎等,周成斌建议及早使用ECMO支持心肺功能,为治疗原发病获得宝贵时间。“ECMO是终极武器,但当按常规治疗解决不了时,要及时启用ECMO,别拖到最后才用。”
出现感冒要及时就医
感冒也会导致死亡?这不是危言耸听,说的可能就是暴发性心肌炎。
暴发性心肌炎是一种以心肌组织严重炎症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危急重症,其发病原因有病毒、细菌或真菌感染因素,还有遗传、过敏反应等非感染因素。此病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如果不能及时识别及诊断,早期病死率极高。
在省医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6岁的小芸希就曾因感冒,出现疲倦乏力、呕吐、抽搐等被紧急送医,诊断为暴发性心肌炎。为让受损的心脏得到休息和修复,ECMO支持了5天才将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省医PICU主任郭予雄介绍,暴发性心肌炎是ECMO支持的所有疾病类型中存活率最高的一类,及时启用可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郭予雄提醒,暴发性心肌炎要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感冒后出现无法解释的症状时,如乏力、苍白、大汗、四肢凉、萎靡等症状,要提高警惕并立即就医。“有暴发性心肌炎病史,建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心电图检查,定期进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
ECMO救治不仅要求争分夺秒,更强调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省医通过统一调配,儿科重症监护室、心外科体外循环室等多学科已形成高效合作机制,不管是院内还是院外,都能及时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
□郝黎
上一篇:
下一篇:
机器人辅助换关节 手术精准至“毫米级”
上一篇:
下一篇:
机器人辅助换关节 手术精准至“毫米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