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吸引30多家企业入驻 开拓出山融湾新市场

“廉江-融水”粤桂协作助力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7月09日版次:03

  廉融协作硕果累累,成功落地“我在融水有个园”(左)、农产品展销中心(中)、“数字农文旅计划”(右)等项目。

  仲夏时节,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和睦产业园区内的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个不停,切割板材、组合、打磨,全力抢抓时间赶制订单,擦亮融水“杉木王国”的金招牌。
  吸引30多家东部企业入驻,解决4520名群众就业、人均月增收4000元左右,推动脱贫村集体经济增收200万元……这些亮眼数字,离不开廉江、融水两地粤桂协作的推动。2021年以来,廉融两地充分挖掘互补性优势资源,把产业发展作为开展乡村振兴的主攻方向,激活融水特色生态农业资源、助力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立杉为梁◥>
建设1.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

  “杉木之于林业,堪比水稻之于农业。”作为全国著名的杉木中心产区,融水的杉木林地面积达20万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43%。
  向高山要效益,实现生态资源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变,成为“廉江-融水”粤桂协作的重要引擎。2024年,投入粤桂资金近2200多万元建设标准厂房15000平方,推行“订单式”厂房建设,继续扩建廉江·融水协作和睦产业园及康田产业园。
  如今,融水县利用“中国香杉家居板材之乡”品牌优势,实施杉木良种“繁-育-推”一体化建设,建立中国西南最大杉木产品交易中心,提高融水杉木产品竞争力。
  2024年广东帮扶广西财政协作资金计划投入5602万元,立足项目,开展持续帮扶,产业发展、示范村建设等,规划投入1400多万元,持续建设怀宝镇、香粉乡等一批集体经济项目,持续强化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
  为引进契合融水本土特点的东部企业,推进东西部产业发展合作共赢,今年以来,廉江驻融水粤桂协作工作组赶赴广东省珠海市、东莞市开展招商活动对接优质资源,主动成为“走出去”招商的“敲门砖”、“请进来”共谋发展的共赢“连心桥”。
“圳品”领跑◥>
带动种植香芋2000多亩

  融水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高寒山区,依托元宝山片区海拔高、降水多、湿度大、空气优的云端原始生态,产出了兼具“糯”和“香”的苗乡好米。
  品牌的提升更离不开市场主体的深度参与和带动。为进一步做强特色产业,粤桂协作工作队驻融水工作组立足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全面开展农产品“供粤基地”认定、“圳品”认证。
  今年以来,融水县积极打造名优农特产品品牌,借助粤桂平台,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认证通过“圳品”2个推动融水紫香黑糯、香芋等农特产品申报“圳品”认证。目前,融水福融贝江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香芋(芋条)和广西融水元宝山苗润特色酒业有限公司的紫香黑米、有机大米成为“供深”圳品认证的农产品。预计年均“供深”销售额近5000万元,带动周边群众种植香芋2000多亩,紫香黑米、有机大米3000多亩。
  “圳品”的高品质成就了苗乡优品畅销市场的通行证。在融水,优质农产品企业形成了“向高标准看齐、向高质量努力”潮流,在实现产品价值、市场销售和品牌形象的提升的同时,也在粤桂协作的带动下形成了“出山融湾”的新理念。
  为此,融水县动员来自东部地区大型商超、农产品供应链企业实地采购、政府及单位工会采购、电商及直播平台合作上架等,提高融水特色产品的知名度。目前,消费帮扶累计金额达到3850万元。
供“职”扶“智”◥>
为384人开展劳动技能培训

  近年来,粤桂两地积极搭建劳务协作平台,聚焦解决就业“大问题”,满足民生“大需求”。
  “之前基本上都是在家务农,有时也出去打点零工,现在有了粤菜师傅为我们技能培训,还可以增加收入,也可以自己创业。”在融水县“粤菜师傅”培训期间,来自香粉乡的培训群学员表示。
  在粤桂劳务协作的加持下,苗乡群众就业创业渠道不断拓宽。据统计,今年以来粤桂两地共组织开展11期粤菜师傅、南粤家政等粤桂资金技能培训,为共384人开展劳动技能培训,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2024年以来,廉江-融水两地劳务协作交流持续加强,两地人社部门联合举办招聘会6次,累计入场企业294家,累计提供就业岗位5495个,为约5700人提供就业服务。春节期间更开展了融水赴粤返岗务工“点对点”免费输送服务行动,共计输送农村劳动力365人前往东部进行就业。
  据粤桂协作驻融水工作组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融水与湛江市两地人社部门还将不断强化工作对接,抓细抓实粤桂协作各项工作,通过有针对性地发布广东企业招聘信息、举办粤桂协作专场招聘会等措施,帮助融水脱贫劳动力到湛江、廉江等广东发达地区就业,有序推进两地粤桂劳务协作取得实效。     □崔文波 区迅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