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深挖“侨”文化 做大“桥”经济

深中通道客流量加持下,江门开平市区域品牌价值达100亿元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8月22日版次:04

  改造后的塘口旧墟,重新焕发活力。

  6月30日,随着深中通道正式通车,江门开平市迎来了“大桥经济”窗口期、黄金期。在为期一周的“深圳机场江门宣传周”活动上,以“开平优品”为统领的开平“1+8”县镇两级行政区品牌矩阵精彩亮相。
  近年来,开平逐步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产业发展格局,抓好四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注重发掘乡村功能价值,培育乡村休闲旅游产新业态,以“农文旅”融合为音符,以产业发展为旋律全面奏响乡村振兴“协奏曲”。
植入多元业态◥>
让乡村“潮”起来

  “开平的文旅产业都以农为基础,产业分布在乡村田野,农文旅融合发展不能够破坏这个肌理。”开平市委常委陈杰文谈到,农文旅要以农促旅,在“农”字上做文章。
  开平市侨文化承载着这座城市与海外华侨的深厚联系和历史记忆。如何依托深厚的侨文化和独特的碉楼文化禀赋,开发文旅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把游客留在乡村,成为开平推进乡村和文旅产业融合的重要“课题”。
  在开平市塘口镇强亚村,碉楼、民间手工艺廊等各式建筑错落有致,移步换景,景景相连。据强亚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强亚村立足特色资源,探索利用已有资源并深入挖掘潜在资源,构建系统、完整的乡村农文旅产品链,把自力村碉楼群吸引的庞大客流留在本村,让强亚村从旅游景点升级为旅游目的地。
  通过对闲置民居等资源进行招商,强亚村对全村现存的57座碉楼登记造册,丰富“碉楼游”形式,联合“塘口优品”打造碉楼民宿、“微笑乡村”、生态农场等新业态农文旅项目。“我们还通过打造争先课堂、农场课堂、民宿课堂、碉楼课堂、榕树课堂、两山课堂等‘六个课堂’,把强亚村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相结合,因地制宜谋发展,挖掘更高质量的农文旅资源。”强亚村相关负责人说道。
  “相较以村为单位发展旅游产业的模式,由乡镇一级统筹各村进行新业态旅游开发则更能有效整合区域内的自然、文化、人力等资源,保障乡村旅游项目与区域整体发展相协调,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影响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开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谭意军介绍,在开平市赤坎镇,以新晋百万级游客旅游目的地赤坎华侨古镇为核心,当地通过镇一级统筹整合各村闲置建设用地、房屋、农田等优质资源,引进新型乡村农文旅项目,带动周边乡村旅游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
聚力“侨文化+”◥>
让乡村“活”起来

  开平市的旅游文化资源远不止于“侨文化”,红色文化在这里同样熠熠生辉,传统非遗也是开平文旅宝库中的瑰宝,百合饺子等美食则满足了人们的味蕾享受,一张张名片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旅风貌,让开平乡村真正“活”起来。
  在著名革命烈士、广州起义领导人之一周文雍的故乡百合镇茅冈村,当地正积极探索“侨文化+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模式,以“英雄花开 英雄故里”为定位,依托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周文雍故居等红色旅游资源,强化乡村综合整治和产业发展,每年大量的党建团队和旅游团队前来打卡,为茅冈村及周边带来巨大流量。
  百合镇党委书记梁志伟表示,当地以茅冈村为核心,近年来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联合周文雍故居、爱莲学校、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茅冈圩特色街区、虾边村第一农会旧址等景点,打造多种主题性、体验性的红色文化故事线,通过镇村共建、村企合作的方式,利用镇属公司平台,收储附近物业商铺,注入“红色+”商业业态,大力推动红色旅游产业发展。
  “侨文化+非遗文化”也是开平的一大“王牌”。在蚬冈镇,以“非遗故事侨心馆”为载体,当地正推动镇濠泥鸡、嫁女饼等镇内独特的非遗项目和传统手工艺、民俗表演的活态传承,结合本地节日和庆典,举办非遗主题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开展现场教学、演示活动,让游客亲自参与制作过程,增强游客的互动性。
构建优品矩阵◥>
让乡村“富”起来

  乡村振兴,基础在产业。开平不仅是旅游大市,同时也是农业大市,马冈鹅、茶叶、禽蛋和大米四大地域名片成就百亿农业产值。如何推动旅游、农业两大产业深度融合,强化品牌故事的讲述,形成统一且富有吸引力的整体形象,以开平独特的旅游价值最大化地开发特色农业资源,让产业发展更多地惠及千万农民,成为开平实现全域振兴的重要课题,“开平优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自2022年3月28日启动建设行政区品牌以来,开平市已构建‘开平优品’与‘马冈优品’‘大沙优品’‘塘口优品’等‘1+8’县镇两级行政区品牌矩阵。”陈杰文介绍道。
  在塘口镇,以镇属企业为主体,当地按照“统一采购、服务集中、政府背书、溯源直供”的“统购直销”模式对纳入“塘口优品”的产品进行经销,打开“塘口优品”的销路,促进本土企业做大做强。
  “我们现在正以‘塘口优品’行政区品牌培育建设为抓手,不断丰富土特农产品、文创产品,打造旅游休闲、住宿、餐饮等文旅消费自主品牌,提高旅游消费体验,擦亮世界文化遗产‘金字招牌’。”塘口镇党委书记黄巧娜说道。
  “截至目前,我们已认定县镇两级优品名录82个、产品数量217个,设立线上线下销售平台50个,遴选生产示范企业(基地)68家、县镇两级优品匠人培育对象32名。”陈杰文表示,在实现行政区品牌建设从点到线再到面的拓展的同时,“开平优品”的产品内涵也从有形的农特产品扩展至旅游、民宿、文创、休闲等无形的服务业产品,做到了农文旅无缝对接、紧密结合。
  在日益庞大的游客、流量加持下,目前,开平县镇两级行政区品牌价值评估达到100亿元,全市9家行政区品牌营运企业实现销售额超1亿元,真正让广大农民“富”起来。
□郑少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