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连南大坪肉兔养殖产业逐步成型,合作社联农带农

前庭后院养兔 农户销路不愁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9月03日版次:10
  近日,笔者探访了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大坪镇大坪村的肉兔养殖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兔舍,里面300只种兔悠然自得,生长状况十分喜人。一个占地4000平方米、预计年纯利润可达30万元的肉兔养殖产业正逐步成型。
闲置养猪场变肉兔养殖基地
  大坪村,如同连南众多村庄一样,面临着“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困境,人均耕地稀少,种粮仅能勉强维持生计,村民收入主要依赖外出务工,村集体经济薄弱,收入来源有限。
  面对这样的现状,花都区驻大坪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大坪村驻村第一书记易雪健和村“两委”干部一同到湖南考察学习。他说,经过多次对比后,大坪村才决定发展肉兔养殖,“正好村里有一个不用的养猪场,稍加改造就能成为肉兔养殖场。”
  今年7月,大坪村成立了连南瑶族自治县瑶润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将养猪场改造成了4000平方米的肉兔养殖基地。7月中下旬,合作社引进了首批240只种母兔和60只种公兔,正式开启了肉兔养殖之路。
  “肉兔养殖,周期短、见效快,我们按照‘党员+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这个产业,前景是好的。”养殖基地管理员兼饲养员房建荣介绍,目前已有80只母兔成功完成了配种,预计每只母兔一年可产仔5-6窝,每窝可产8-12只兔仔,断奶成活率约90%。“按照这样的繁殖速度,一年后,养殖场的兔子数量将增长至上万只,纯利润有望达到30万元。”
10%年利润纳入村集体收入
  产量和效益同步提高,防疫和卫生更要跟紧。据房建荣介绍,兔子养殖不同于猪、羊养殖,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有传染病,居住、喂养环境要保持通风干燥,减少菌群的传播,养兔防疫是关键,在控制好兔舍温度后,更要定期为所有兔子接种疫苗。
  “新生兔需要在24小时内接种疫苗。过几天母兔就要下崽了,预计600多只幼兔就要在这里诞生了,后面我会更忙了。”房建荣说。
  据了解,该肉兔产业项目是由大坪村党员干部牵头带领农户成立合作社自筹资金建设而成,合作社章程显示,该合作社将建立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向农户提供母兔、养殖防疫、饲料及成品兔回收等服务,带领农户利用前庭后院饲养兔子,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将合作社年利润的1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壮大村集体经济。
  “现在肉兔的销路也不愁,我们和湖南商家有长期合作,他们负责上门收购。”大坪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房晓坚表示,下一步,合作社将向“家庭作坊式”拓展,向更多村民提供种兔和技术支持,动员大家参与养殖。对于脱贫户养殖肉兔的,合作社还将免费提供兔苗和技术指导。
  “合作社提供兔苗和技术支持,还包回收销售,我们肯定要养。”村民房排三贵和房五不三尔都是脱贫户,他们对参与肉兔养殖充满信心。
  “接下来大坪将进一步完善肉兔养殖产业链,实现从育种、养殖、屠宰到兔肉加工的全过程覆盖。同时,将加强技术培训和市场开拓,提升肉兔养殖产业的竞争力和附加值。”房晓坚说。
□李程 易雪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