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广东持续发力做好县域农文旅融合文章

串珠成“链”激活“百千万”美丽经济变量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09月26日版次:03

  9月18日,鹤山市雅瑶镇隔朗村舞火龙活动。广东乡村拥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吸引众多游客。 新华社图片

  9月25日,广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作为旅游目的地大省,广东持续优化全省旅游布局,推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因地制宜特色发展,持续发力做好县域农文旅融合文章,加快形成区域协同、陆海统筹、城乡一体的旅游空间布局。通过以文塑旅,以旅促产,文旅融合为“百千万工程”添加了新动能,在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乡村农文旅成为其中一颗颗耀眼的“明珠”。
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带
  通过建设主题游径、打造特色民宿、做好滨海“水”文章等举措串珠成“链”,广东正努力让“百千万”美丽乡村转变为“美丽经济”。
  首创建成44条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链接70条广东省历史文化游径……2019年起,广东以线性文化遗产方式打造一系列主题鲜明、内涵明晰的文物主题游径,将散落在岭南大地的文物文化资源串珠成链。
  截至目前,广东已建成118条文物主题游径,这些游径将城乡资源链接,让乡村旅游发展趋向“由点到线”,有助旅游资源充分融合和产业发展边界的延伸。
  一批批有看头有潜力的乡村旅游项目不断涌现,包括赤坎华侨古镇、龙潭旧墟风情街、派潭镇白水寨在内的乡村旅游景区,成为不少游客假期出游首选;以露营、汽车等为主题的文旅小镇,链接起当地“吃住行游购娱”多元业态,激发文旅业创新活力;一批“粤式新潮流”乡村休闲新场景,助力广东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实现产业升级。
  在广东茂名,其依托广东滨海旅游公路(茂名段)交通优势,以晏镜·疍家墟、西葛驿站等项目为节点,将滨海景观资源串珠成链,同步引入美食、文创、民宿等多种旅游业态,打造滨海乡村旅游示范带,让农民的腰包也鼓起来。
  四季文旅产业集团总裁徐伟巍说:“广东省旅游发展大会的召开为我们推进农文旅项目打了一剂强心针。我们正在建设省里提出的农文旅典型项目——信宜黄华江项目,它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投资6亿元、按照5A景区规范打造,依托特有自然风光串珠成链精心打造美丽岸线,涵盖观光产品、温泉产品、景区产品和住宿产品,通过深度融合农文旅生态赋能‘水’生金,让黄华江成为造福沿岸百姓的幸福河。”
乡镇农文旅产业规模化
  落实“百千万工程”,以农文旅赋能乡村振兴,让群众端上“产业碗”,南粤大地不断焕新。
  在韶关,返乡创业青年、韶关市中心坝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敏依托“韶关市罗坑风景区旅游服务”项目,积极发展罗坑镇民宿、餐饮、露营基地等旅游接待服务,打造“罗坑大草原”网红品牌,每年接待游客约有40万人次,吸纳本地劳动力200多人,带领中心坝村村民每年增加800万元的经济收益,辐射带动镇域内多家民宿餐饮业实现收入倍增。林敏表示,对比之前较为“分散式”的发展,如今罗坑镇文旅产业更显系统化、规模化,未来,他和驻镇工作队的成员们将加快培育发展茶饮、配餐、茶宴等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推动罗坑镇茶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与会专家表示,文旅产业已发展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广东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已建成许多美丽乡村景点和游径,可以给外省或境外的游客提供独特的体验,若串珠成链,完善体系,形成品牌,将有助于激活“百千万”美丽经济变量。
□黄玫 卢鉴 邓瑞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