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五统一分”模式助槟榔种植节本增效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0月01日版次:08
  日前,“2024中国高价值作物(槟榔)产业高峰论坛”在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乐东县”)成功举办。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化服务不健全、槟榔黄化类病蔓延、农户管理水平低成为海南槟榔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全省平均亩产量450斤,高产园亩产超过3000斤,部分低产园亩产不到200斤。”乐东县黎族自治县槟榔协会秘书长刘联表示,当前海南槟榔种植规模虽然已突破400万亩,但是小而散乱的种植格局导致产业发展参差不齐。“价格虽高,然而很多农户却因产量低而错失行情机遇。”
  为了推动槟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刘联提出“五统一分”的产业发展建议,即统一农资集采、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农事服务、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分户(或合作社)经营。
  统一农资集采——开展药、肥统一批量集采提供科学化可控施打的肥方案,包括施打数量、品种、时机、方法等技术服务,提高施肥效果和利用效率。
  统一技术规范——统一示范推广优质高产品种,推广水肥一体化设施,统一土地平整、成方连片,统一进行灌溉与植保管理。
  统一农事服务——统一提供共享飞防、一对一药肥技术方案、金融保险服务、政策解读、产学研转化等农事服务。
  统一品牌——通过技术集成配套、示范应用,形成标准化载培技术规程与管理规范,实施统一品牌战略。
  统一销售——与加工厂建立收购合作协议,进行统一收购,按照统一品牌和质量体系进行销售,  分户(或合作社)经营——与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通过开展技术规划设计、系统实施等服务,实现土地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生产转变,做到生产方式集约化。
  槟榔管理简单、易存活,在海南一度被认为是“懒人树”。“但是要想实现稳产高产,还是需要精细化管理。”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研究员芮凯指出,加强槟榔园地栽培管理、合理灌溉、合理施肥、使园地通风透光、增强树体的长势是预防槟榔病虫害最好的措施,还可以减少用药成本和提高产量。
  据了解,槟榔喜湿润,不耐干旱,也不耐积水。因此,槟榔种植地应选择在雨量充沛、有排水良好和灌溉条件的地方,同时选择酸碱度适宜的土壤。槟榔适宜栽培土壤pH值为4.5-7.8。如果酸性过高,可施用石灰。
  目前海南种植的槟榔品种多数是本地种,芮凯推荐选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于2010年培育出的“热研1号槟榔”。芮凯介绍,该品种以海南本地优质槟榔资源为材料选育而成,属长椭圆果型槟榔品种。不但高产稳产、口感好,而且长势良好,具有一定抗病力。
  “110-120株/亩是比较合理的种植密度,过密的话很容易导致叶片互相接触摩擦,导致病虫害的高发。”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教授、海南槟榔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杨福孙表示,本地种苗,建议选用一年生苗与两年生苗,一般株距2-2.5米、行距2.5-3米,平地稀一些,坡地可密一些(每亩110-130株),在春季2-4月或者秋季8-10月移栽为宜。
  据了解,海南是中国槟榔的主要产地,槟榔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海南槟榔种植面积超过400万亩,较20年前翻了两番,其中投产面积超过270万亩。
□任亚航 王志敏 姜诗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