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9版: 产业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虾王”变形记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10月01日
版次:
09
全国每五只罗氏沼虾就有一只来自肇庆。
“生活中还有什么事,是一顿大头虾解决不了的!”金秋虾蟹肥,不少年轻人在朋友圈纷纷晒出自己的“心头好”。
9月25日,肇庆罗氏沼虾亮相第10届广州国际渔博会,“虾王”魅力十足,B端和C端受到热捧。因肉嫩味美、颜值颇高被网友昵称“网红大头虾”的罗氏沼虾是目前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水产品之一。全国每五只罗氏沼虾就有一只来自肇庆,这里也是全国名副其实的“中国罗氏沼虾之乡”。
作为“淡水虾王”之称的罗氏沼虾也是肇庆市最具特色的农业产业。但特色优势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小而散到集约规模化,从产品融湾到出海,从初级产品到精深加工……肇庆罗氏沼虾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表面上看是从无序到有序的产业发展之路。更深层次看,是肇庆聚焦“百千万工程”大抓产业发展,立足特色水产,统筹区县禀赋,推动罗氏沼虾向全产业链延伸拓展,走出了一条以工业化思维将一只虾培育成强市富民的“大产业”的农文旅一体化发展之路。
9月,记者走进肇庆高要区虾塘,罗氏沼虾正在清澈的虾塘中,挥舞着一对蓝色大钳子,悠然摄食茜草嫩芽。青山绿水的生态养殖环境造就了肇庆全国优质罗氏沼虾产区的美誉。2023年养殖面积达13万亩,总产量达4.5万吨,产业综合年产值约58亿元,形成了以高要为核心,四会、怀集、鼎湖等遍地开花的产业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肇庆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念好“土”字诀,打好“特”字牌,唱好“产”字歌,进一步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成就百亿富民兴村大产业。
念好“土”字诀
深挖资源禀赋造就独特物产
不同的自然禀赋和农业资源,形成独特的物产,这是土特产的自然根脉。
罗氏沼虾在上世纪80年代引进肇庆,经过近40年的传统养殖的积累,生产规模日益壮大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养殖模式和产业优势。
可以说,肇庆饲养罗氏沼虾,既有天然的养殖优势,更有突出的区位优势:罗氏沼虾生存水温不能低于16℃,而肇庆罗氏沼虾核心区高要的水温刚好处于这一温度临界点,可实现一年两茬的养殖规模。而从肇庆核心养殖区与大湾区1小时通达距离,也让运输成本降到最低。
近年来,肇庆市以高要区为产区样本,立足特色产业资源和全市资源禀赋优势,探索出独特的“茜草+冬棚”生态养殖新路。
“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养茜”的理念在当地养殖户中深入人心。高要区伟铭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户陈伟杰介绍,“罗氏沼虾对水质要求较高,只有采用生态养殖的模式才能产出优质虾。”同时,依托茜草天然躲避空间、强大的净水能力、光合作用增氧等特点,肇庆罗氏沼虾的品质可谓是“独一无二”。
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肇庆“稻虾共作”的生态养殖模式既解决撂荒地难题,还实现资源互补和生态效益最大化,已在高要区、四会市等地打造了10多个示范基地。
当前,肇庆正大力开展美丽渔场建设,以“环境优美、绿色生态;模式先进、科技引领”的目标建设万亩罗氏沼虾省级示范性美丽渔场,并已初步形成一批集休闲观光、绿色循环、高效智能于一体的养殖示范区。
特色奠定基础,品质赢得地位。目前肇庆罗氏沼虾已获得“中国罗氏沼虾之乡”“中国罗氏沼虾预制菜之乡”“全国名特优新”等多个国字号“金字招牌”。
“市民买虾不会辨别时,认准肇庆罗氏沼虾就好,大钳子、肉嫩头大是最大的辨识标志,也是品质的保证。”罗氏沼虾养殖户梁光铖告诉笔者。
打好“特”字牌 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升级
种业是农牧业的“芯片”。曾经,罗氏沼虾一苗难求,在内陆地区苗种繁育难成为产业发展瓶颈。
肇庆市委书记张爱军在2024年肇庆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强调,以“科技+”赋能现代农业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为此,肇庆推进种业振兴行动,优化全市渔业种业战略布局,通过引进行业头部企业海大集团入户肇庆,立项建设罗氏沼虾工厂化繁育基地,配套国际领先的育种和繁育设备,建立全球领先的健康罗氏沼虾苗种培育技术体系。目前项目一期已建设完成并投产,年产罗氏沼虾苗约10亿尾以上。
“我们的虾苗基于广东海大研究院选种基础,前期进行了家系选育,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罗氏沼虾,通过引种的方式引进一部分种虾,进行亲本扩繁,包括种虾后代自主选育工作。”肇庆海泽慧渔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肇庆海泽慧”)研发专员杨福元介绍。今年7月,肇庆海泽慧选育的首批罗氏沼虾种虾养成,育种基地的建立有力填补了肇庆罗氏沼虾产业链上种苗繁育这一板块存在的短板。
特色产业发展,除了立足本土,因地制宜,还要“跳出本地看本地”,明晰自身优势,谋求差异发展,占领行业制高点。
今年5月,肇庆在全国率先发布了有关罗氏沼虾养殖水质、种苗、饵料、病害防控、质量安全和品牌提升的共7大类、16项标准体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所长罗成龙认为,这一系列标准体系提炼了全产业链各环节关键要点,能有效促进罗氏沼虾标准化养殖,助力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绿色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作用于产业,体现在产业从粗放型养殖到新模式的逐渐转变。当前肇庆已实现了“数智化”管理虾塘。“点点手机,各项生产数据一目了然,管理虾塘更轻松了。”养虾大户林志恒的101亩虾塘是智慧养虾项目的试点虾塘,已有30亩虾塘实现了智慧养殖。养殖户通过罗氏沼虾全产业链数智化平台,可以实时获取虾塘水温、pH值、溶解氧等关键数据。
中秋月圆夜,两只“来自星空的虾”空降肇庆星湖、七星岩等文旅地标,为中秋节增添了一份别样的趣味与惊喜。这是肇庆高要区“高桂虾”在肇庆核心地带的一次特别亮相,也是一场面向广大市民朋友的“品牌宣发”。
肇庆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陆开朝指出,作为淡水渔业大市,肇庆正大力实施渔业品牌战略,把品牌建设作为发展现代渔业和加快渔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助推器。肇庆市高要区挖掘罗氏沼虾和肉桂两大特色产业进行融合,整合“区域(高要)+产品(肉桂、罗氏沼虾)”特色,创建区域公用品牌“高桂虾”。今年8月,高要区“高桂虾”获得全国县域20强。
唱好“产”字歌 延伸链条提升价值形成集群
乡村产业竞争,正逐步由单一的产品竞争走向产业链竞争。
预制菜一头连接着产地,一头链接市场,是农业向工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延伸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我市坚持产业强市、项目为王、园区为母、企业第一,积极引育壮大‘4+4’产业集群,尤其是把预制菜作为重点特色产业来打造。”肇庆市市长许晓雄表示。当前,肇庆正通过育平台、强龙头、壮集群等方式加快预制菜产业园建设。重点把粤港澳大湾区(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园作为“一号工程”建设推进,立足打造全国预制菜产业高地,高标准建设集肉类和罗氏沼虾等水产深加工全产业链功能于一体的预制菜示范园区。
罗氏沼虾产业链“链主”肇庆市振业水产冷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业水产”)累计总投资12000多万元建成水产品出口、内销标准化加工基地,拥有现代化水产品生产流水线8条、液氮生产设备3条,日加工水产品原料规模达120吨,年收购水产品原料加工规模达3万吨,年生产产品1.8万吨。2024年,振业水产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成为肇庆市第二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目前,肇庆全市水产加工企业6家,加工能力达8万吨/年,2023年,肇庆市水产加工实现产值约10亿元,创造税收1100余万元。日交易量高达10万斤的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水产综合交易中心一期也已投入运营。
田润公司开发农文旅新业态,海大集团进驻育苗研发,恒兴水产、中业水产等上下游企业超300家相继进入肇庆罗氏沼虾“链条”……平台的虹吸效应是明显的。
去年,肇庆市高要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以罗氏沼虾和丝苗米为主导产业,成功入选2023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肇庆罗氏沼虾产业真正向着集群式之路迈进。
百里侨乡,虾米桂香。万亩虾塘、风景宜人的神符山、独具岭南特色的古村落文化,肇庆已初步打造以罗氏沼虾文化为主题的哈哈乐农耕文化园。
“下来,我们将延续‘培优虾苗供应链、壮大养殖生产链、优化加工流通链、延伸品牌价值链’的工作思路,持续完善肇庆罗氏沼虾全产业链,擦亮肇庆罗氏沼虾金字品牌。”陆开朝表示。
如今,“肇庆罗氏沼虾”品牌逐渐响亮,产业之路越走越宽,肇庆“淡水虾王”全产业链已成功带动约8万人增产增收,成为“百千万工程”大背景下我省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典范。
□撰文:张玉丹 李金玺
上一篇:
下一篇: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