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4版: 农村财富·畜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围绕畜禽种业攻关 育种体系谋新求变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10月08日
版次:
04
进入秋冬季节,又到了牛羊肉消费的旺季。我国是肉羊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肉羊年存栏3.2亿只,出栏3.3亿只,引进品种占有率不到10%,全年羊肉产量530万吨以上,不论品种和产出都以本土化为主导。
农业农村部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内蒙古大学副校长刘永斌表示,这跟这些年持续发力杂交育种紧密相关。目前我国多地都运用了杂交育种优势,以引进品种与培育的多胎绵羊杂交生产,肉羊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出肉率基本与国外养羊发达国家持平。
作为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禽种业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与肉羊育种攻关同样重要的,还有肉牛。受制于产业起步晚等原因,目前国外肉牛品种在我国牛肉品种中占比仍然较大。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姜楠表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肉牛产业如今已进入爬坡过坎、提档升级的关键时期,在培育良种、精细化养殖、降本增效等努力方向中,进一步培育好的品种,提高肉牛出肉率和肉的品质,仍然占据着首要位置。只有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肉牛品种,才能打破国外种业对我国市场的垄断。
围绕畜禽种业攻关,近年来政策层面持续加力。2021年,《新一轮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提出力争通过15年努力建成比较完善的奶牛、肉牛、羊等六种畜禽的商业化育种体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
刘永斌表示,在传统育种、杂交育种、分子育种、智能化育种四个阶段,当下我们基本走到了杂交育种到分子育种的过渡阶段,要突破育种周期长这个共性难题,以市场为导向,培育有竞争力、有国际影响力的种业企业,是下一步的重要路径。
□据央视财经
上一篇:
养殖户举证疫苗违规为何艰难
下一篇:
黄羽鸡消费不及预期 养殖端盈利不降反增
上一篇:
养殖户举证疫苗违规为何艰难
下一篇:
黄羽鸡消费不及预期 养殖端盈利不降反增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