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6版: 家庭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小区一宝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10月08日
版次:
06
| 邻里关系 |
邻居之中,我留意最多的是楼下景家。
景家是五年前搬来的,他家居住情况很奇怪,一对老夫妻、一对小夫妻外加两个孩子。我不知道六口人住二室一厅,怎么安排房间。如今不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家对于私密空间都有一定追求,如此三世同堂,很容易发生摩擦。
“你太过分了,我辛辛苦苦操持家务……”常常一大清早,天刚蒙蒙亮,楼下就传来“河东狮吼”。景家儿媳来自北方农村,嗓门很大,高音刺破黎明的寂静,能传播到方圆好几栋楼。而且她常常会喊上半小时,上班族都很恼火,但无人作声,连在业主群里提意见的都没有。
“景家小夫妻年纪轻轻就‘提前’退休了,一家六口都靠老两口养老金过日子,日子紧巴难免情绪不好。这年月压力都大,有些人因为一点小事,也许突然失控……大家新闻看得多,都知道莫要去惹血光之灾。”邻居刘阿姨某次对我说,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大家这么能忍。想想景家儿子真不容易,每次都是他媳妇唱独角戏,他从未回过嘴。老两口更不容易,或许担心掺和进去动静更大,没听见过他们发声。
小区里另一位随时扰民的是对面楼的伍大妈。
据说伍大妈精神有问题,兴致来了不管清晨深夜,站在窗口就放声高歌。据说她儿子曾给她租过好几次房,都被所在小区居民赶走了,唯独我们小区接纳了她,一住七八年。
伍大妈唱戏、唱歌水准都不低,《红灯记》《红梅赞》唱得字正腔圆,应该曾是个文艺青年。假如她有经纪人,接一些新店开张、红白喜事演出,估计都能胜任。我对妻子说,景家儿媳若能去学学胸腔共鸣,高音不那么刺耳,大家对她的接受度或许会好许多。伍大妈虽然也扰民,由于有才艺,制造出的动静听起来没那么惹人厌。
忽一日清晨,景家又噪音爆表了。这次有些特别,独角戏变成了二人转,景家儿子“起义”了。原来嗓门一点不比他媳妇低,真可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他指责媳妇一贯好吃懒做、刁蛮任性;他媳妇说自己为景家生了两个儿子,劳苦功高……
眼见冲突急剧升级,随时可能演变成刑事案件。忽然对面楼里传来一声吼,伍大妈出来调停了。经她一番调解,小两口居然渐渐偃旗息鼓了。
“伍大妈有优势,她伤了人不用负刑事责任,别人伤了她要负刑责。”刘阿姨私下对邻居们进行“司法解释”,便于大家理解为什么只有伍大妈愿意管闲事。
前些天楼下美食街凌晨仍有人在划拳喧闹,没人敢发声,怕酒鬼向楼上扔砖头。也是伍大妈挺身而出,怒斥酒鬼们没有公德。伍大妈精神有问题,方圆几公里的人都知道,酒鬼们不敢向她家窗户扔砖头。
“我们小区的邻居有见识,当年没有将伍大妈往外推,她如今可是‘小区一宝’啊!”我颇有感慨。
伍大妈的作用胜过10名小区保安,而且不领薪水。她租住在这儿,是我们这些邻居的福分。
□朱辉
上一篇:
下一篇:
路灯点亮新农村
上一篇:
下一篇:
路灯点亮新农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