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安平侯揣君意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0月24日版次:11
| 闲话春秋 |
  汉高祖刘邦消灭项羽后,平定了天下,应该论功行赏。在这个时候群臣彼此争功,吵了一年都无法确定。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就封萧何为先锞侯,封地也最多。但是群臣心中不服,议论纷纷。在封赏勉强确定之后,对席位的高低先后又起了争议,大家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创伤七十余处,而且攻城略地,功劳最大,应当排他第一。刘邦因为在封赏的时候已经委屈了一些功臣,多封了许多给萧何,所以在席位上难以再坚持,但心中还是想将萧何排在首位。
  这时候关内侯鄂君已经揣摩出刘邦的意图,就挺身上前说道:“群臣的决议都错了!曹参虽然有攻城略地的功劳,但这只是一时之功。皇上与楚霸王对抗五年,常常丢掉部队四处逃跑。而萧何却源源不断地从关中派兵员填补战线上的漏洞。楚、汉在荥阳对抗了好几年,军中缺粮,都靠萧何转运粮食补给关中,粮饷才不至于匮乏。再说皇上有好几次逃到山东,都是靠萧何保全关中,才能接济皇上,这才是万世之功。如今即使少了一百个曹参,对汉朝有什么影响?我们汉朝也不必靠他来保全!为什么你们认为一时之功高过万世之功呢?我主张萧何第一,曹参其次。”刘邦听了,当然说:“好。”于是下令萧何排在第一,可以带剑入殿,上朝时也不必急行。
  后来刘邦说过:“吾听说推荐贤人,应当给予最高的奖赏。萧何虽然功劳最高,但因听了鄂君的话,才得以更加明确。”刘邦没什么文化,在分封诸侯的时候,将一些从前跟着他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功臣比喻为“功狗”,而将发号施令、筹谋划策的萧何比喻为“功人”,所以萧何的封赏最多。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刘邦宠幸萧何,所以安排入朝的席位上,刘邦虽然表面上不再坚持萧何应排在第一,但鄂君早已揣摩出他的心意,于是顺水推舟,专拣好听的话讲,刘邦自然高兴。鄂君也因此多了一些封地,被改封为“安平侯”。
  像鄂君这种善于倾听,揣测他人之意,再提出建议的人,绝对是聪明的人,而这种说话策略,对今人而言,也大有用处。     □卷耳

下一篇:哀牢山是座什么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