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下一版 >>

粮食产量预计首次突破1.4万亿斤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0月26日版次:01

  广东晚稻开镰收割。10月24日,广东省第一届农事运动会(肇庆赛区)晚稻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在肇庆市怀集县举行。 通讯员供图

  10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在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介绍,全年粮食再获丰收,今年预计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单产提升对增产的贡献逾七成
  张兴旺提到,夏粮产量2995.6亿斤,比上年增加72.5亿斤,是近9年增产最多的;早稻产量563.5亿斤,连续4年稳定在560亿斤以上。秋粮面积稳中有增,大面积单产提升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0月24日,秋粮收获进度已达82.5%,又是一个丰收季。我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的基础上,今年预计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
  今年我国虽然局部气象灾害比较重,比如华南的“龙舟水”、超强台风,长江中下游的“暴力梅”,黄淮海干旱、旱涝急转,东北出现了阶段性的低温、极端暴雨等,确实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和影响。但是从全国的面上看,今年全国农业灾情是近几年较轻的一年,农作物累计受灾1.35亿亩,比常年要减少了4400多万亩。“从各地反映和专家的测产情况看,绝大多数省份是增产的,个别的省份地区因灾减产,算大账秋粮增产是明显的。”张兴旺说。
  另外,粮食种植面积增加,特别是高产作物玉米种植面积增加比较多,对整体上增产贡献比较大。单产也是增加的,农业农村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接续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新启动了大豆单产提升工程,深入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指导各地落实适当增密、提高播种质量、水肥一体化、“一喷多促”等关键措施,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种植业管理司(农药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补充道,根据专家分析,今年粮食丰收单产提升是重要的支撑,对增产的贡献达七成以上。具体有四点体现:
  一是以“增密度”为切入点,亩均株数不断增加。如今年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亩株数,少的增加100株,多的增加300-400株。
  二是以“创高产”为着力点,关键技术加快推广。今年重点推广了玉米精准调控、大豆大垄密植、小麦精细整地播种、油菜直播密植等高产技术模式。
  三是以“高性能”为突破点,农机装备升级明显。针对播种质量不高这一薄弱环节,加快高性能精量播种机普及推广,同时辅助加装了北斗导航、无人驾驶等智能装备。
  四是以整建制为着力点,带动均衡增产。如今年小麦整建制推进县亩产较上年提高了5.1%左右,带动小麦平均亩产提高10公斤左右。
生猪价格大幅波动可能性较小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9月份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9.7元,较8月份下跌3.2%,结束了连续5个月的上涨,10月份以来猪肉价格继续小幅下降。随着猪肉消费进入旺季,四季度猪价大幅波动的可能性较小,生猪养殖头均利润有望保持在正常水平。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李敬辉介绍,对生猪市场走势的预判基于前三季度生猪市场相关数据。
  从能繁母猪存栏看,三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62万头,相当于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的104.2%,处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空间的上线。
  新生仔猪数量方面,3月份新生仔猪数量开始持续增加,按照6个月的育肥周期计算,正好对应秋冬消费旺季,市场供需匹配度比较好。
  中大猪存栏数量也保持增长态势。9月份全国5月龄以上中大猪存栏环比增长1.5%,已连续4个月增长,预示着未来2-3个月的肥猪上市量将较之前的月份增多。
  李敬辉提醒,今年以来母猪生产效率持续提升,近几个月新生仔猪数量增长较快,按照6个月的育肥周期,这些仔猪将在明年春节后的消费淡季育肥上市,可能会大幅拉低猪价。“需要广大养殖户高度重视,合理控制生产节奏。”
多措并举维护农民种养收益
  当下,全国各地秋粮陆续丰收上市。粮食能否卖个好价钱,事关农民收益和种粮积极性。
  李敬辉表示,将紧盯秋粮购销动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好秋粮政策性收储、市场化收购及购销市场调控,保障种粮农民收益。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10月中下旬,河南和江苏省内符合条件的地区已启动中晚稻托市收购;近期,中储粮在黑龙江等主产区也启动新季玉米储备收购;大豆加工补助、储备收购等政策正在加快推进,并将适时出台……李敬辉表示,将切实做好托市收购和储备收购。
  秋粮购销,需要加强服务保障。李敬辉介绍,将协调强化仓容、资金、运力等要素保障,优化为企服务,多措并举引导各类主体入市收粮;将健全完善粮食收购相关协调机制,强化央地、部门、区域间协同联动。
  近期,肉牛奶牛生产形势是养殖场户关注的话题。农业农村部9月底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出台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明确了一揽子政策措施,内蒙古、新疆等主产省份出台养殖补贴、生鲜乳喷粉补贴等政策,缓解生产困难局面。
  “近期经过多方的努力,养殖亏损的情况有所减轻。”张兴旺说,将通过引导养殖场户科学调整牛群结构、提高母牛种用性能和繁殖效率、强化饲草料供应保障、强化技术指导服务等方式,帮助节本、提质、增效。
  张兴旺指出,接下来将督促地方加快把基础母牛扩群提质项目资金兑现到养殖场(户),稳住基础母牛群体数量,提高母牛种用性能和繁殖效率。用好用足粮改饲、苜蓿发展行动等支持政策,帮助养殖场户储备好饲草料。
□南方农村报综合报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