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广东建立多个示范基地 推广豇豆绿色生产技术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1月09日版次:08

  观摩会上,多位专家带来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干货。

  豇豆是广东乃至华南地区蔬菜特色优势产业,也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为进一步强化豇豆绿色种植和安全用药,日前,广东豇豆绿色防控技术田间示范观摩会在肇庆四会市诚品蔬菜专业合作社豇豆绿色防控示范基地举办。
集成一批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2024年,广东制定《广东省豇豆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实施方案》,旨在通过绿色防控措施,将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下,重大病虫害防治效果达85%以上,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
  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主任彭彬提到,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等多个部委联合启动重点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的三年行动计划。在这一背景下,广东省积极响应,通过建立多个绿色防控示范基地,筛选一批高效低风险的药剂,集成一批技术模式,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绿色防治效果。
  由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指导建设的豇豆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基地,通过轮作倒茬、土壤处理、生态调控等技术基本解决了田间病虫基数大的问题,大大降低对化学农药的依赖。在豇豆采收期,又采用了“四诱”、生物防治等技术,杜绝了违禁化学农药的使用。
  肇庆市农业农村局处长杨和顺指出,此次示范会不仅是为了展示示范基地的成果,更是为了加快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调研员林文书强调,要继续推进绿色防控技术的普及,确保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下,并实现豇豆农残的有效控制。林文书鼓励全省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四会市诚品蔬菜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黄庆深表示,基地全程使用专家组指导的膜下随水滴灌施药等病虫害防治技术,效果显著。“我们目前已经上市的豇豆产品,每天产量超过8000斤。近期价格维持在3元/斤左右,所以我对整体的种植效果比较满意。”
全程绿色防控遵循“七字歌”
  “枯枝落叶清出田,铲除杂草四边光;烟渣药肥打好底,地上害虫地下防;搭架拉网用药绝,蚊帐纱网隔离墙;推拉技术巧妙用,黄蓝色板角鲨烯;朝阳迎花去打药,准时准位更准量;生物农药花期用,安全间隔有保障。”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仼、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带头人、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工作专家组组长徐汉虹以一首简明易懂的“七字歌”总结豇豆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关键技术。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教授张志祥则从技术细节入手。他指出,对于蓟马、豆荚螟、潜叶蝇等具入土化蛹习性的害虫,覆盖地膜可阻碍老熟幼虫入土化蛹、成虫羽化出土,降低病虫基数,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膜下随水滴灌施药技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相比于传统喷雾施药防治,滴灌施药能够将农药定向施用于作物的根部,通过内吸输导作用防治地上害虫,具有定向积累、对环境和天敌安全性好、施药效率高、省时省工、农药用量低、持效期长等优点。”张志祥说。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副所长、研究员李振宇则针对连作障碍提出了多项有效建议:连续种植同一作物容易导致土壤理化性质改变、微生物群落改变、土壤病害加重等情况,需要采取轮作、选用综合抗逆性好的豇豆品种、土壤消毒、土壤修复等方式来治理连作障碍。
  他指出,通过物理防治、理化诱杀和科学合理用药等手段,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障豇豆品质。此外,李振宇还特别强调了使用生物农药的重要性,例如白僵菌421适用于防控地下病虫害。播种前用“三菌克”(绿僵菌、白菌、哈茨木霉)药剂100毫升稀释100倍与“扩繁培养基”1-2公斤拌匀后浸种1小时左右,取出种子静置约三分钟、晾干表面水分后即可播种,剩余菌液稀释至500-1000倍灌根,防控地下病虫害,改善土壤生态环境,促进生长。
防治蓟马要了解其活动规律
  “无人机不仅能够提高作业效率,还能通过精准喷洒减少农药用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副研究员王潇楠介绍。
  无人机飞手一边在展示,王潇楠一边为广大种植户分享植保无人飞机防治豇豆蓟马的实用技巧:“无人机应平行于垄飞行,以提高喷洒均匀性和覆盖范围;同时注意配合蓟马的活动规律,最佳防治时间在早上7-9点;飞行高度约4米,施药液量2-8L/亩等。”
□何雪琪

下一篇:曲江龙皇洞 沙田柚开摘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