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优化产业结构,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远征药业化药制剂年营收17亿元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1月12日版次:10

  ■ 李艳平   河北远征药业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

  远征药业拥有30条GMP生产线。

  南方农村报见习记者 张艺倩

  从石家庄的小角落出发,以创新为帆,破浪前行,至今,河北远征药业有限公司(下称“远征药业”)已经稳健地走过了52个春秋,成为集兽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综合性兽药企业,兽用化药制剂年营收逾17亿元。
  近期,南方农村报记者走进这家老牌兽药企业,采访市场部总监李艳平。在她看来,化药企业除了坚守市场界限外,还要联合创新,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从供应链走向产业生态链,从而提升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首家通过GMP认证企业
  自1972年成立以来,远征药业便踏上了兽药征途。1997年,远征药业成为全国兽药制剂行业第一家通过农业部GMP认证的企业。
  经过多年的稳步发展,远征药业逐渐成长为集兽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综合性兽药企业。公司现有资产总额近17亿元,员工1000余人,下设河北远征药业有限公司、河北远征禾木药业有限公司、河北远征商贸有限公司、河北福沐贸易有限公司等多家全资子公司。2020年,“远征”品牌被评为中国(行业)标志品牌,2022年,远征药业被河北省科技厅纳入“河北省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库”。
  如今,远征药业拥有2个厂区,30条GMP生产线,能够生产十二大系列200多个产品,产品覆盖猪、家禽、反刍、宠物等多种动物领域。
  年产兽用粉针8亿支,水针5亿支,粉(散)剂8000万袋,消毒剂1000万瓶,原料药200吨的产能,也支撑起远征药业在国内兽药行业领先的市场占有率。据新牧网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远征药业兽用化药制剂年营收逾17亿元,是当之无愧的化药制剂领域龙头企业。
  此外,远征药业大力拓展海外业务,公司的销售网络延伸到欧洲、南美、东南亚、西亚、中东、非洲等地区,产品销往50多个国家及地区。
引进全自动设备500多套
  近年来,中国兽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2年,兽药市场规模从413.57亿元,增长至671.0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2%。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入场,兽药行业竞争加剧。市场上同类产品过多,供需失衡,导致价格战愈演愈烈。对此,李艳平表示,针对当前产能过剩和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企业需要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同时通过研发新技术、新产品,让企业向特色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远征药业正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近年来,远征药业先后斥巨资引进国内一流的全自动粉针(水针)分装、包装、联动灌装设备等500多套,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较大、较先进的兽用制剂生产厂家。同时,去年三季度,远征药业启动了位于石家庄高新区的“兽用生物医药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一期包含9条生产线,二期拟建设生物制品车间,厂区共占地119亩,预计2024年12月建成。该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营收15亿元。
  在创新方面,远征药业始终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如今,已拥有国家二类新兽药15个,三、四、五类新兽药18个,国家发明专利21项。
加强产业链合作提升竞争力
  非瘟后,养殖端集约化程度持续提升,精准、合理用药成为趋势,叠加养殖端持续的降本策略,化药行业利润空间进一步缩窄。
  李艳平认为,企业应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形成紧密的产业链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市场变化,提高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此外,随着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实施,化药企业也需要与养殖端保持同步改变,积极适应政策要求,开发环保型、无公害产品,才能在未来有立足之地。
  谈及未来,李艳平对兽用化药行业的发展充满期待。她表示,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高质量动物蛋白的需求会不断增加,兽用化药作为养殖业的重要支持领域,也将迎来持续发展。据公开数据预测,全球兽用化药市场预计从2024年的2690百万美元增长到2030年的3016百万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1%,中长期看,兽用化药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