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清远“农旅哥”陈木友为家乡创作“村歌”

一首《水路田》带动农旅收入达200万元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1月21日版次:03

  陈木友利用家乡的自然山水和闲置用地,打造了一片紫薇花海。

  “又见又见水路田,永远永远的情缘(清远),看你一眼醉香甜,人间仙境美无限……”一曲村歌,唤起乡愁,凝聚民心。这首清远市连州市龙坪镇水路田村村民陈木友创作的“村歌”《水路田》,激起无数青年回乡创业的热情,成了水路田村一张“有声名片”。
  陈木友的贡献何止一首歌。为把家乡建设成美丽乡村,陈木友扎根故里十数载,整合资源,创新农文旅产业,以“歌”为媒,在带领水路田村乡亲们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因此他也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作“农旅哥”。
投身乡建◥>
为家乡找回“天生丽质”

  陈木友1993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外地从事过基层电工、技术骨干、管理人员等岗位。但由于从小在农村长大,陈木友对“三农”事业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怀。于是自2013年起,陈木友踏上返乡创业征程。
  返乡当年,陈木友就被村民选为村民理事会理事,制定“水路田村村规民约”,积极推动“新农村”建设。
  “村子要发展,必须要靠产业,没有产业依托,乡村振兴就是无水之源。”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陈木友租下松柏村委会大围、水路田、水井头等村小组村民撂荒地50多亩,大围、罗迳村山地200多亩,种植鹰嘴桃、水晶梨、茶叶、冬枣和杨梅100多亩,与水路田、罗迳的村民联合成立连州市桃园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建设桃园山庄民宿,带动50多农户参与到合作社,村民每人每年增收2000元。
  陈木友还利用水路田“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比邻大东山温泉度假景区和交通便利的区位优势,发展“农文旅”产业,带领村民成立连州市水路田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100亩红花紫薇。每逢盛夏,紫薇花对荷花塘,别致的乡村夏日风景远近闻名,昔日贫穷落后的小村庄逐渐亮出丽质,一幅崭新的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
以歌为媒◥>
把家乡推介到大湾区

  “我们的村子、民宿建得那么漂亮,但怎么让外地游客知道水路田村?”陈木友回忆,当时很多游客来水路田村也都说,水路田很漂亮,但确实没有宣传出去。
  陈木友也在思考,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三农”,让游子回乡共同推动家乡建设?
  机缘巧合下,陈木友遇到了清远音乐人周祥,两人怀着相同的理想,在深入沟通后一拍即合,合作推出歌曲《水路田》——陈木友作词、周祥作曲,两人合唱,于2022年6月全网发布。歌词朴实无华,却饱含深情。“人们都喜欢音乐,这是一种很好的传播家乡的方式。但我毕竟是业余选手,通过和周祥老师合作,让《水路田》这首歌既接了地气,又不失专业性。”陈木友表示,做农旅就应该接地气,让老百姓也能唱。
  2023年,陈木友推出了《水路田》粤语版,积极参加广东乡村歌手大赛、“美丽清远”2023年清远市原创歌曲大赛、清远市第八届村歌嘹亮大赛等,站在更大的平台上,把水路田的乡村文化和农副产品推出去,把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流、人才引进来,为乡村振兴开创文化振兴之路。
硕果累累◥>
走好农旅发展道路

  几年间,《水路田》被越来越多人传唱。陈木友凭借这首歌在去年受到央视采访,还成了2023年广东乡村歌手大赛十大歌手,水路田村的热度也随之高涨。
  大批游客来到水路田村参观游玩、购买农产品,年人流量达10万人次,带动农旅收入达200万元。同时,也有不少年轻人返乡创业,加入水路田村乡村振兴事业中来。据介绍,2023水路田村年集体收入达21万元。
  今年,广东乡村歌手大赛清远赛区总决赛选择落地水路田村举办,清远赛区冠军选手肖龙章在第一轮演唱的曲目正是《水路田》。现任清远市乡村振兴协会副会长、连州市人大代表的陈木友表示,“希望让更多的人听到乡村的声音,看到乡村的生活,为我们的连州文化、为我们的清远农旅贡献自己的价值和力量。”
  “现在我正在申请成立水路田村文联和艺术团,希望通过文艺赋能进一步打响水路田的农文旅品牌,带领更多乡亲增收致富。”陈木友坚定地说道,接下来他将以文化振兴为主线,与全体村民一起讲好“三农”故事,共同唱响乡村振兴,为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贡献力量。        □曹童童

下一篇:广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