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4版: 民生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驻河源市和平县大坝镇工作队:
送“土特产”上湾区 引高校资源下乡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11月21日
版次:
04
哈工大(深圳)教授在大坝中心小学授课。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国华
“我们将全力以赴做好帮扶工作!”进入11月下旬,河源市和平县大坝镇第二批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入驻将满4个月。与第一批驻镇工作队完成工作交接后,第二批驻镇工作队队长张亚国和队员们逐渐熟悉掌握了大坝镇及各村的情况,开始探索进一步帮扶发展的具体路径。张亚国表示,工作队将延续帮扶举措,挖掘镇、村产业潜力,巩固脱贫成果,为这个山区镇引入更多优质的教育和医疗等资源。
遍访脱贫户和监测对象
“进驻后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熟悉各村的情况。”张亚国介绍,第二批工作队共4人,成员来自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深圳市委员会、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和深圳市福田区民政局等4个帮扶单位。7月30日正式入驻后,工作队便开始对接镇村建设项目,调研镇里及各村的发展现状和需求,遍访脱贫户和监测对象。
由于都是第一次下乡开展帮扶工作,工作队4人一边调研一边学习。张亚国表示,调研过程中印象比较深的是访问防返贫监测对象的经历。目前大坝镇共有4户监测对象,有1户符合条件准备退出,另外3户最大的返贫风险是因病返贫。“1户有劳动能力的,我们通过提供公益性岗位保障收入,而另外两户因家庭成员身患伤病家中缺少劳动力,需要我们加强日常走访帮扶。”张亚国说道。
一番调研后,工作队还了解到,大坝镇农村普遍存在空心化现象,劳动力大量流失,山区村耕作条件比较差,耕地碎片化,产业发展难度比较大。目前发展得比较好的村有水背、汤湖、合水等,而集体经济还比较薄弱的有半坑、金星、老镇等村。全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4家,仍需继续发展壮大。
如何盘活现有资源,通过帮扶力量引领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张亚国和他的队员们开始在帮扶实践中找寻答案。
打造文化特色省级示范村
大坝镇位于和平县东北部,毗邻和平县城,是和平县革命老区镇,拥有丰富的农特产品,水背、汤湖、石谷、石井等村有百香果、丝苗米、香菇、竹笋、椪柑、腐竹等特产。工作队于是积极发动和引导镇村企业参加第29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和“福和共叙,时光圳好”福田-和平双向推介会等系列活动,把大坝镇的农特产品推向湾区采购端和消费端,同时积极组织帮扶单位开展消费帮扶,进一步拓宽镇村农产品销路,提高村集体收入。
“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做好产业规划,也要打造一些示范带动的典型,其中就包括水背村。”张亚国介绍,立足当地特有的文化资源,挖掘区域旅游发展潜力,近年来第一批工作队助力水背村打造省内首个以“阳明文化”为主题的水背古村阳明文化旅游区,并成功获批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今年,水背村顺利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我们接过第一批工作队的接力棒,继续跟进、完善水背村旅游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阳明文化研学馆以及导览系统等设施建设。”张亚国介绍,水背村是第五批中国传统古村落,拥有先秦时期的遗址16处,古村落群8处,还保留有明朝巡检司旧址和阳明古井,历经500年风雨依然古色古香、韵味十足,具有较好的农文旅资源和发展潜力。
张亚国表示,为探索山区镇村发展的实现路径,工作队将继续在水背村践行集“吃住玩游购娱研”于一体的文旅产业发展模式,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将水背村打造成产业振兴的示范样板,带动大坝镇其他村居发展。
引入优质的教育资源
“当地的教育资源不够优越,一些村对基础设施建设仍有需求,这也是我们要不断努力开展帮扶的方向。”张亚国介绍,第二批工作队入驻以来,利用帮扶单位资源,积极为大坝镇引入优质的教育资源。
今年9月,帮扶单位之一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与和平县有关单位在大坝镇中心小学举行“拥抱心灵阳光同行”大坝镇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护苗”主题心理健康讲座,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的教授赵燃走进大坝镇中心小学课堂,从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发展自我三个维度分析青少年现阶段的身心变化特征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传授青少年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理念和方式,鼓励孩子们树立自我发展的信心,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师生关系、社会关系。本次活动也得到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实地走访调研的时候,我们搜集了一些村民的需求,如修建休闲广场、增加娱乐健身设施和修路扩桥等。”张亚国表示,接下来,工作队将积极争取帮扶资金,发动乡贤力量筹措社会资金,进一步完善提升镇村基础设施。
新的驻镇工作已经开始,他们走上希望的田野,看前路风光正好。
编者按 南粤大地上再次吹响帮扶的号角,1190个镇街迎来了第二批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他们接续帮扶力量,肩负起推进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使命。他们奔赴山海,满怀热忱投身实践,探索强镇兴村富民实现路径,为广东“乡村振兴取得战略性成果、镇村面貌实现根本改变”不懈奋斗!为记录驻镇工作队的帮扶实践,展现驻镇干部风采,树立优秀典型,凝练驻镇帮扶工作经验做法,即日起,南方农村报推出“驻在千镇万村”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驻大坝镇帮扶工作队成员名单
张亚国:队长,来自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周敏:队员,来自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深圳市委员会;
崔新贵:队员,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蒋小波:队员,来自深圳市福田区民政局。
上一篇:
下一篇:
为绿色土地颁发“身份证”
上一篇:
下一篇:
为绿色土地颁发“身份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