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9版: 种植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我国将制定飞防专用药剂相关标准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11月30日
版次:
09
南方农村报记者 钱普贵
日前,第38届中国植保“双交会”期间,2024年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新起点新作为”年会暨第三届航空植保应用技术交流活动在安徽合肥召开。活动汇聚了来自航空植保与农药管理、教学、研发、推广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200多人,共同探讨我国航空植保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农业农村部将制定飞防专用药剂相关标准,促进植保无人机行业健康发展。
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稳居全球首位
近年来,我国植保无人机的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虫口夺粮”保丰收的重要力量。据全国农技中心在本届植保“双交会”上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已达25.1万架,防治作业面积高达26.7亿亩次,较去年均增长近25%,稳居全球首位。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雄奎指出,我国植保无人机的发展已迈入新阶段,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双目视觉等多源传感信息融合技术的运用,使得避障、绕障技术趋于成熟,实现了昼夜全时域作业。植保、撒播、吊运等功能的持续丰富,也让植保无人机升级为农用无人机。当前,大田植保无人机市场已趋近饱和,开始进入更新换代的第二阶段,而果园植保无人机应用技术逐渐成熟,丘陵山地应用面积持续增加,为农业生产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
植保服务正向人机分离、智能化服务阶段迈进
我国植保无人机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把握新形势、培育新动能,成为与会专家学者及行业精英共同探讨的课题。
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会长周普国强调,随着智能化的发展,植保服务正朝着人机分离、智能化服务的新阶段迈进,营造服务标准模式至关重要。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副所长陈昶则认为,航空植保事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技术升级、市场推广、政策支持等挑战。他建议,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加强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提升航空植保技术的智能化、精准化水平,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为航空植保事业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
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王志国表示,随着国家对低空经济和科技创新的重视,航空植保的又一个鼎盛期即将到来。他透露,联盟将在植保无人机喷雾系统创新、撒播系统研发、多元融合药剂剂型优化、基于病虫害发生部位的施药参数匹配等方面开展深入技术创新研究,同时整合产业数据信息和技术优势,促进智能、可视化植保无人飞机全国施药监管系统的建立,以提升作业质量和监管水平。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吴进龙处长则表示,在飞防专用药剂管理方面,农业农村部将通过制定相关标准(准则),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农业农村部南京农机化所研究员刘燕建议,政府要规范管理,生产者及销售者要严格质量把控、合规经营,共同维护农业无人机的健康发展。
何雄奎进一步指出,植保无人机应扩展在植保以外的其他应用领域,如农田信息管理、作物表型监测等,并加强飞行智能与喷洒精准度的研究,以解决飘移问题,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
上一篇:
莲雾新梢抽发前穴施复合肥防花皮
下一篇:
荔枝龙眼 早控冬梢
上一篇:
莲雾新梢抽发前穴施复合肥防花皮
下一篇:
荔枝龙眼 早控冬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