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各地福彩店增添新功能,关爱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

福彩销售网点也是爱心救助点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1月30日版次:13

  福彩店为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提供应急救助服务。

  进入小雪节气,天气寒冷了起来,很多分布在城乡大街小巷的福彩销售网点增添了新功能,成为流浪乞讨人员及临时遇困人员的温暖港湾。
延伸站点服务触角
  近日,甘肃籍李某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务工不着、街头流浪多日。一筹莫展之际,他在临河区泰汇现代城附近的福彩销售网点,看到了爱心救助服务点的标识牌。
  李某忐忑地走进网点,简单说明情况。工作人员热情招呼他坐下,随即送上热水、方便面、火腿肠等,并向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反映了李某的情况。中心工作人员立即赶到,详细了解情况后,按照救助政策,为他购买了返乡车票。
  为了让像李某一样的临时遇困人员得到及时救助,巴彦淖尔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和市福彩中心近日共建了11个福彩爱心救助服务点。这些服务点分布在临河区人口稠密的繁华地段,均配备统一的救助物资专用柜,里面有方便面、火腿肠、八宝粥、矿泉水、一次性纸杯等救助物资和救助宣传资料。
  巴彦淖尔市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苏波介绍,与市福彩中心共建福彩爱心救助服务点,旨在充分利用福彩销售网点点多面广、贴近群众等优势,拓展和畅通救助渠道,进一步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协同到位、服务及时”的救助管理体系。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按照民政部统一部署,各地启动“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一些地区依托福彩销售网点,前置救助关口,延伸救助服务,方便临时遇困人员就近受助、避寒。11月22日,贵州省安顺市在10家福彩销售网点设立“寒冬送温暖”临时救助点。
搭建信息沟通桥梁
  11月9日,在陕西省渭南市火车站广场,一名临时遇困人员从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手中接过“爱心救助包”,踏上返乡的路。
  这名受助人员从四川来渭南市打工,没找着工作不说,还丢了手机和身份证,生活一下子陷入了困境。看到火车站福彩销售网点悬挂的临时救助咨询点标识,他便进店咨询。
  福彩销售网点工作人员马上给市救助管理站值班室打电话,随后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赶到现场,为他购买车票、护送进站,提供“爱心救助包”。
  “近年来,渭南市救助管理站不断完善主动发现机制,依托市区63家福彩销售网点设立临时救助咨询点,发挥发现报告流浪乞讨人员及临时遇困人员和救助政策咨询作用。”渭南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管理科科长王渭峰介绍,对发现报告的线索,市救助管理站会在30分钟内赶到,确保流浪乞讨及临时遇困人员得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早处置”。
打造爱心救助队伍
  11月22日,河北省沧州市福彩中心与市救助管理站联合启动“救”在身边爱心救助驿站试点工作,为流浪乞讨人员及临时遇困人员提供应急救助服务。
  新华区13170346号福彩销售网点是沧州市首个挂牌的爱心救助驿站。代销者刘辉是全市福彩系统“最具爱心福彩代销者”,常年参与公益活动。看到自己网点挂上爱心救助引导牌时,刘辉表示,一定竭尽全力为流浪乞讨人员及临时遇困人员提供便捷、温暖的服务。
  市福彩中心党支部书记张俊辉介绍,经过前期考察,市福彩中心选定市区内10余家爱岗敬业、热心公益、乐于奉献的销售网点作为爱心救助驿站试点,旨在发挥示范作用,着力一支福彩爱心救助队伍。
  针对冬季在外务工遇困人员可能增多的情况,沧州市福彩中心与市救助管理站提醒试点爱心救助驿站代销者做好应急救助服务,并向他们提供棉衣、方便面等救助物资。
  今年9月,湖南省长沙市福彩中心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站联合首选7家福彩销售网点,在“雷锋公益驿站”原有便民服务功能基础上,打造生活无着人员临时救助点。据了解,长沙市福彩中心专门组织7名福彩销售网点业主前往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站参观学习,还邀请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对业主进行救助政策、沟通技巧和应急处理等培训,全面提升临时救助点业主的救助水平。
  “在福彩销售网点设立临时救助点,更好地体现了福彩的公益性,市福彩中心将提升临时救助点的服务水平,助力救助服务更加及时高效。”长沙市福彩中心负责人表示。        □张晶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