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下一版 >>

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广东林业产业年总产值达近9000亿元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2月10日版次:01

  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有欣喜”的绿美广东正在南海之滨拔节生长。 林荫 摄

  南方农村报记者 何雪琪
通讯员 林荫

  12月初,正是南粤宜人时节,珠江口依然郁郁葱葱,生机盎然。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超860万亩,国际红树林中心在深圳成立,8.5万株古树获全面保护,林业产业年总产值近9000亿元,全民义务植树参与人数超过278万人次……
  自2022年12月《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审议通过以来,广东各地同心勠力,推动营造“城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美城乡人居环境,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有欣喜”的绿美广东正在南海之滨拔节生长,奋力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超860万亩
  在广东,超过一半的国土面积是森林。守护亿亩森林,提升生态质量水平,推动森林资源增绿、生态增效、景观增色,这是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共识基础。广东提出,到2027年底,全省完成林分优化提升1000万亩、森林抚育提升1000万亩,森林结构明显改善,森林质量持续提升。
  为抢抓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的战略机遇,广东协同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严格按序时进度开展造林抚育工作,统筹推进荒漠化治理、大径材培育、沿海防护林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松材线虫危害林改造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集中连片提升森林质量。
  要想植树造林成效好,种苗保障少不了。据统计,2023年全省采收林木种子约2.9万千克,苗木产量达6.4亿株;2024年生产储备林分优化和县镇村绿化苗木约2亿株,可供2025年用苗约1.5亿株。
林业产业总产值不断提高
  “既要绿,又要美”“既要美,又要富”,广东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服务需求为目标,举全省之力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生共荣,向又绿又美、见绿见金迈进。
  向绿而进,绿色好去处增多。广东投入40.7亿元,打造了193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实现县域和省属国有林场全覆盖。据统计,今年各地县镇村绿化种植苗木2108.2万株,大幅完成年度任务。
  向美而行,城乡人居环境改善。随着全省21个地市“创森”步伐加快,广州、深圳、珠海等强化公园城市建设,广东依托城乡特色景观禀赋,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建设高品质国家森林城市群和绿美乡村,强化公园属性,让广大人民群众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两年来,广东共评定省级森林城镇35个,建设森林乡村243个、绿美古树乡村100个、绿美红色乡村101个、古树公园199个。
  向富而立,林业产业向上突围。连续两年举办广东林业博览会,“粤林+”等公用品牌声名鹊起,河源油茶、茂名电白沉香、清远英德麻竹笋等特色产业向百亿级产业规模目标迈进……作为林业大省,广东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让绿美广东综合效益惠及更多民众。2023年,广东省林业产业总产值从2022年的8713亿元增长到8950亿元,占广东GDP的6.6%,占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的9.6%。
两年来义务植树人数超278万
  “目前,全社会对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越来越高,人人关心、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热烈氛围正在形成。”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5月,绿美广东古树认捐项目正式上线,让养护古树走进大众视野,得到各部门、企业和个人的助力支持。此外,广东还为全省8.5万株古树名木一一建立了档案和图文数据库,运用视频监控系统加强日常监测保护,严格保护古树名木及其自然生境。
  绿意涌动再生,爱绿护绿蔚然成风。尤其是绿美广东“认种一棵树”线上植树小程序和绿美广东公共服务平台的先后上线,让人们足不出户也能参与植树造林事业。据统计,两年来,广东通过全民义务植树网上报各类义务植树活动超3.09万场次,参与人数达278.82万人次。
  “我们要坚持向绿色要未来,探索森林更大的经济价值,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老百姓从绿色发展中获益。”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广东将继续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为核心导向,着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奋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广东样板,努力探索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