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7版: 水产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漳浦县三成对虾高位池因病排塘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12月10日
版次:
07
今年漳浦县养白对虾的高位池约一万口。
南方农村报记者 莫景文
近日,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高位池养虾业遭遇了虾肝肠孢虫病(下称“孢子虫”)侵袭。“第一遍、第二遍放苗排塘的一部分养户选择空塘。”当地养虾大户陈建城表示,这一轮孢子虫的发病率较高,漳浦高位池对虾总体排塘率超30%。
据漳浦县多个养户、企业代表、经销商及检测机构反馈,六鳌、隆教等地孢子虫检出率超过50%,有些养户已经三次放苗三次排塘了,塘口检测依然有孢子虫。
多机构检出病原体
记者了解到,今年漳浦县养白对虾的高位池约一万口,主要分布在深土、赤湖、佛昙、隆教、六鳌等地。
11月以来,六鳌镇多位养户反馈对虾高位池孢子虫发病率急剧上升,多个养户把对虾样品送到铭胜、海盟、力盾、南波万、海锐智鉴等检测机构进行病害检测。“我12月初送检的4个虾样中,均检测出了孢子虫,且检出数量高达10
7
。”福建漳浦高位池养殖大户蔡文彬说。
上海诺立华南战区销售总监胡奎指出,今年漳浦高位池放苗在9月底到10月初,至今25-40天,正好是孢子虫高发期。许多养殖户在多次投苗后仍无法摆脱孢子虫的困扰,只能选择排塘。
通威饲料福建区域负责人蔡泽挺也证实了这一点。他表示,今年11月漳浦的高位池对虾排塘比较严重,隆教、六鳌、深土等地的局部区域发病率可能达到80%-90%,“有的养户都已经放了第2批、第3批的,还是会出现孢子虫并排塘的。”
“目前漳浦局部区域有30%-40%高位池出现空塘,也有少部分养户选择重新放苗,但结果都不理想。”福建粤海饲料有限公司技术服务部长卢少友指出,按照送检的样本来看,检测出孢子虫的比例占80%,EMS有30%,虹彩病毒病有20%,“几乎每天都有送检的。”
“六鳌局部区域孢子虫发病率达70%-80%,养殖户重新放苗积极性不高。”福建某饲料销售经理王华(化名)表示,因为排塘又再放苗,感染的概率依然较高,他们选择用部分动保继续养着,看看能不能降低损失。
福建恒兴饲料有限公司销售负责人温经理表示,在六鳌局部区域,孢子虫的感染率可能高达60%-70%,导致高位池的空塘率居高不下,佛昙、隆教等地的情况也不太乐观。
或因海域传染
为何今年漳浦县孢子虫如此严重?林立熙认为,这与海域传染、苗种携带有关。
据他了解,11月份漳浦高位池部分发病塘口排水,导致部分海域、河流受病害污染,养殖用的海水、河水检测出副溶血弧菌、孢子虫。
“在我12月6日送检的水样中,检测出孢子虫数量在10
2
。”蔡文彬表示,漳浦部分海域的海水已经检测出孢子虫的含量达到了10
3
以上甚至更高的水平。
“而在养殖过程中,虾农仍然使用这些外海水进行养殖,这无疑增加了虾苗感染孢子虫的风险。”铭胜水产检测中心技术工程师魏盟智指出,这或许就是养殖户重新投苗后仍然难以避免再次感染的原因。
在养殖条件理想、水质优良的情况下,如果对虾免疫力较强,即便感染了低比例的孢子虫,也不易引发其快速增殖与大规模感染。由于今年海南和湛江等地遭受受台风侵袭,海区水质发生变化,虾苗供应量减少,一些问题虾苗也可能流入了市场,增加了养殖风险。
为了有效控制孢子虫的暴发和蔓延,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从事海洋生物研究多年的副研究员葛辉认为,养户应该加强苗种场检疫,确保虾苗的质量和安全,“投苗先到养殖场集中隔离两周到一个月,加强水源处理、池塘底泥检测,防止孢子虫的水平传播。”
江苏华实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新静则建议,养户应加强养殖环境的治理和尾水的消毒处理工作,清塘尽量彻底一些,用更好的保肝和防治肝肠孢虫的产品进行防控,以提高养虾成功率。
上一篇:
下一篇:
扣蟹与泥鳅混养 产值近3000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扣蟹与泥鳅混养 产值近3000万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