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广东种博会为何如此被需要?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4年12月10日版次:08

  本届广东种业博览会地展共有5000多个蔬菜品种。 吴秒衡 摄

  岁末将至,冬日的南粤依旧阳光明媚。广州柯木塱的紫荆花开得正艳,热烈迎候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种业人。12月11-13日,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的第二十三届广东种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广东种博会”)将在这里举行,一场属于全球种业人的盛会将拉开帷幕。
  “这是一个有生命力的大会。”“专业和接地气,最能代表广东种业博览会。”“广东种博会是种业成果展示、转化和推广的最佳平台。”……从田间盛会,到“馆展+地展+N”创新融合,广东种博览始终与中国种业发展同频共振,在不断变化中快速成长。
  “火”一年已经很难,广东种博会一“火”23年,委实不易。历久弥新,广东种博会为何如此被需要?                           □钟海芳
品种如海 吸引全球种业人纷至沓来
  广州柯木塱,有一片神奇的“海”。每年12月,吸引四海宾朋奔赴而来。
  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被精心规划,用以展示形形色色、琳琅满目的农作物品种。广东种博会承办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大会征集5000余个新优品种,涵盖茄果类、瓜类、十字花科、鲜食玉米、甘薯、花生等,分别在田间、大棚内进行展示,“大家都可以来畅游品种的‘海’”。
  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耿三省说:“柯木塱这块地,走出了多个在南菜北运基地、北方保护地种植的主栽品种。”
  “广东种博会是品种‘大跳板’,公司自主培育的‘碧绿翡翠’节瓜,最开始就是在柯木塱进行展示,获得重点推介后走向了全国市场。”在广东省良种引进服务公司(以下简称“广良”)副总经理程安玲心中,广东种博会是种业成果展示、转化和推广的最佳平台。
  广东和利农的“8号芥兰”、农友种苗的“千禧小番茄”、青岛金妈妈的“金百甜15”……每年,都有数百个品种从柯木塱启程,在全国遍地开花。
  数据显示,二十多年来,广东种博会累计展示了全球优新特色农作物品种13万余个,吸引参会130多万人次,每年参与展示单位1000多家,应用推广配套技术装备近100项,全球知名农业种业企业齐聚参展。大会既是现代农业高精尖品种的“阅兵大会”,又是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为一体的综合展示平台。
  来自意大利SUBA种子公司的Michela女士,前后参加了十年大会。她说:“国外很多种子公司关注这个会,展示接地气,更贴合全产业链发展。”
  韶关南雄市帽子峰镇上龙村党总支部书记江远娇,多次到广东种博会取经,在她的带领下,全镇230多户村民参与到特色农业发展,实现每亩地收益比往年提高2500元至3000元。
  时至今日,依托柯木塱这个“舞台”,一系列良种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利器,一大批种企成长为行业中的中流砥柱,一群群人前赴后继带领广东种业、中国种业阔步向前。
历久弥新 当好中国种业“晴雨表”“风向标”
  新的展示、新的内容、新的花样,“新”是广东种博会现场出现的高频词汇。
  “因为有创新,所以有生命力,才能越办越好。”华南农业大学退休教授、茄子育种家方木壬说,广东种博会每年都能为大家带来新东西。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许勇表示,从破土而出到参天大树,从地展新秀到创新引领,广东种博会一直在成长。
  2006年增设台湾农业良种示范展示区;2008年启用品种展示管理系统,地展首次插上信息化翅膀;2009年启用“馆展+地展”新模式,开创展览展示、田间示范结合新模式;2010年首次启用1万平方米展馆,创世界种业会展先河;2012年首届柯木塱论坛开讲;2017年打造首个种业品牌馆;2021年携手中国农业绿色产业大会赋能种业转型升级;2023年打造“百千万工程”种业交易中心……23年来,广东种博会的每一步,都镌刻着创新的印记。
  自柯木塱论坛开讲,引领、改变种子行业的观点从这里不断输出。
  “未来基因编辑育种要加强基础研究,发现更多的作物优良性状基因,实现高效精准编辑。”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刘耀光谈及基因编辑时表示。
  “一个年轻人坐在办公室吃冰淇淋,无人驾驶农机在地里自动作业,这就是明天的农业。”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在展望农业未来时指出。
  自首个种业品牌馆创建后,全球种业巨头悉数参展,以新成果为“敲门砖”,在这个交流交易的大舞台上谈合作、促转化。
  先正达集团中国每年聚焦“品质、营养、颜值”等消费需求,设置鲜食品尝环节,让参会者沉浸式感受舌尖上的“明星”蔬菜品种。
  广东鲜美种苗作为品牌馆的“老朋友”,每年携带最新的水稻、鲜食玉米、叶菜类最新成果亮相。广良针对阳台菜园兴起的趋势,顺势推出辣椒、萝卜、南瓜等种子,满足市民在家中打造小型菜园的需求。
  展品在变,展商在变,广东种博会作为中国种业“晴雨表”“风向标”的地位从没有变。中外种业人每年如期而至,满载而归。
融合展览 搭建种业合作交流综合服务平台
  今年是种业振兴行动由“三年打基础”转向“五年见成效”的关键一年,广东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加力提速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力实施“粤强种芯”工程,推动种业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行至23年,广东种博会已成为种业振兴的重要平台。”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广东种博会以“种业向新 振兴提质”为主题,围绕前沿性、创新性、开放性、国际化,设置8大展示区,“1+17”个会场省地联动,加快推动农作物种业成果转化,搭建种业合作交流综合服务平台。
  ——创新策源力更强。本届广东种博会将同期举办“破局·共生”生物育种研讨交流、第二届“一带一路”农业知识产权暨中国加入UPOV公约25周年研讨交流、第十三届柯木塱种业研讨交流·第一届全国种业知识产权研讨交流、种业知识产权与DUS测试高级研修班(闭门会议)、2024广东薯业全产业链合作大会、设施种苗生产技术与装备研讨交流、农业科技特派员系列活动,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为种业振兴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与助力。
  ——场景化体验更优。广东种博会紧跟种业振兴步伐,发挥广东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设置田间地展、种业品牌展、生物育种技术专题展、广东“粤强种芯”专题展、广东丝苗米主题展、广东薯业综合展、现代农业装备展、绿美+都市农业展等展示定向改良品种、种业资源、优势作物。
  同时,广东种博会汇聚优质种业企业,集政、产、学、研、推多方创新要素,打造种子+营地沉浸式场景的“食味营地”,用“场”链接科技成果和用户,以创意开启种业新想象,助力种子企业从品种到品牌打造,吸引观众从品鉴到寻找品种。
  ——资源链接度更高。本届广东种博会,广良、鲜美种苗、和利农等广东代表种业企业以及先正达中国、拜耳、瑞克斯旺、隆平高科、坂田种苗、东方正大、海泽拉、大一种苗、农友种苗等1000多家国内外知名种企参展,展示在全球有竞争力的品种选育成果。
  同时,利用发挥亚太种子大会12月在三亚举办之机,本届广东种博会举办中智种业合作交流会,围绕种业、投资和相关政策法规等方面交流探讨,中智双方企业还将就制种生产等方面开展经验交流分享。
  经时代风雨洗礼,于行业潮头挺立。在国际视野起舞,广东种博会扎根改革开放南粤沃土,却又早已超越了地域属性,成为中国种业迈向世界舞台的桥头堡和先锋军。

下一篇:130个品种获推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