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7版: 养殖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养殖业成果丰硕
水产养殖种质资源首次摸清家底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12月14日
版次:
07
中山麻鸭
第三次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已经收官。在本次普查中,养殖业成果丰硕。畜禽方面,全面查清了畜禽、蜂和蚕资源家底,新发现鉴定地方品种资源51个,采集制作遗传材料107万份,同步对61个濒危资源开展抢救性保护,目前159个国家级保护品种都实现了活体保护。水产方面,全面摸清了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种类、数量、区域分布状况,采集制作遗传材料12万份。
广东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数量全国最多
在日前召开的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介绍,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开展。本次普查全面摸清了我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家底。
普查首次查清了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底数。这次普查对全国312个重点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对全国2780个县级区域内的种质资源开展了“拉网式”普查,普查到的857个种质资源分为淡水鱼、海水鱼、虾蟹、贝、藻,还有两栖爬行、棘皮及其他类等8大种类,隶属155个科、369个属、643个物种,包括原种558个、品种209个、引进种90个。刘新中说,无论从种质资源数量、物种数量还是品种数量等方面,都为世界第一。
首次查清了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区域的分布。普查显示,总体上我国沿海省份种质资源分布数量高于内陆省份,南方的省份高于北方省份,广东、浙江、广西、福建四省区种质资源数量均超过300个,其中广东最多达374个。刘新中提到,吉林、山西、陕西、云南等传统意义上的水产养殖小省,种质资源的数量也不少,均在百种以上,说明这些区域的水产养殖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首次查清了全国水产养殖主体的底数。全国共调查到92万家水产养殖主体、2万余家水产苗种生产主体。
首次查清青藏高原区域畜禽遗传资源本底
此次普查首次查清了青藏高原区域畜禽遗传资源本底,填补了极高海拔地区普查的空白。数据显示,我国有畜禽品种资源1018个、蜂品种资源39个、蚕品种资源307个,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在各地推介的基础上,经过专家的综合评估,从中遴选发布了新发现鉴定的畜禽和蜂遗传资源51个。其中有如河南豫西黑猪这样的地方猪品种,也有肃南牦牛、新疆皮山红羊以及16个地方鸡品种等。而来自青藏高原区域的品种,有25个之多。
如帕米尔牦牛是乳肉役兼用的牦牛资源,分布在东帕米尔高原40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又如多玛绵羊,生长环境在海拔5000米以上,肉毛兼用,其粗毛是地毯毛的优质原料。包括这两个种质资源在内,10个来自高海拔地区的种质资源,因其适应高寒低氧环境、耐强辐射且生产性能表现优良,曾入选农业农村部2021年度“十大新发现畜禽遗传资源”。
中山麻鸭是十大“复活”畜禽品种之一
全国畜牧总站副站长左玲玲透露,与上一次普查结果相比,社会各界关注的畜禽地方品种一个也没减少,还重新找回了河南项城猪、浙江北港猪和龙游乌猪、四川豪杆嘴型内江猪、山东烟台禾参糠鸡、甘肃太平鸡、广东中山麻鸭、上海水牛、云南临沧长毛山羊、黑龙江黑河马等10个曾宣布灭绝的畜禽品种资源。这些资源历史悠久,弥足珍贵,重新找回是一个意外收获。“如项城猪,养殖历史悠久,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具有产仔率高、耐粗饲、肉质好等特点,是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烟台?糠鸡是在原产地四百公里外的济宁太白湖畔重新找到的,如果不是普查人员挨家挨户普查,这些品种很可能就永远也找不到了,资源保护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这次普查把地方品种资源抢救性收集保护作为重点,对农户种植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悬挂在屋檐房梁,珍藏在木柜瓦罐的农家种进行了全方位摸排,新收集的13.9万份资源中,近九成都是地方品种,连同前两次普查收集的31万余份地方品种资源,已全部汇交国家库圃保存。
□南方农村报综合报道
上一篇:
智慧养猪 广东领航
下一篇:
温志芬连任 温氏董事长
上一篇:
智慧养猪 广东领航
下一篇:
温志芬连任 温氏董事长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