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12版: 读与写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碎屑用“末”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4年12月26日
版次:
12
| 一针见血 |
【错例】一份家常的肉沫茄子,两人吃得津津有味。
【简析】“肉沫”应为“肉末”。“末”是指事字,在“木”(树)上端加指事符号,表明树梢所在,本义指树梢。与“末”相对的是“本”(树根),树梢没树根重要,“末”由此引申指非根本的、次要的,如“本末倒置”“舍本逐末”。树梢在树最高处,“末”引申泛指事物的尽头,如“末端”“穷途末路”,特指时间在后的,如“岁末”“强弩之末”。树梢细微,故“末”又引申指微小的、细碎的,如“微末”“细枝末节”,再引申指碎屑,如“锯末”“茶叶末”,还引申指卑微,用作谦辞,如“末学”。
“沫”是形声兼会意字,从水末声,末兼表小意,本义指水名,即四川大渡河。又指液体形成的小细泡。如“泡沫”。引申特指唾液,如“唾沫”“相濡以沫”。
“肉末”指碎肉,与泡沫无关,写成“肉沫”是错误的。 □王敏
上一篇:
广告
下一篇:
上一篇:
广告
下一篇: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