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当前广东地区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意见发布

露地蔬菜可追施三元复合肥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1月04日版次:09

  叶菜收获前5-10天停止灌水,以免植株含水量过多而不耐贮藏。

  抓好当前蔬菜生产对保证全省冬季蔬菜供应、促进北运蔬菜发展、实现提质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搞好冬季蔬菜生产,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结合全省蔬菜生产实际,提出以下生产管理技术意见,仅供参考。
◎做好露地蔬菜管理工作
  关注天气。通过广播、电视、手机短信、微信等方式,及时关注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增强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及早做好低温、阴雨、大风等不利天气的应对准备工作。
  保温防寒。低温、冰冻或者寒流到来之时,加强培土,防止根系被冻伤,保障根系活力,促进植株生长。科学灌溉,在寒潮、降温侵袭前,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浇灌,增加土壤热容量,缓解低温影响。为了降低不良天气对蔬菜生产的影响,建议采用保护地育苗移栽,同时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特点,可采用塑料薄膜、无纺布或遮阳网等覆盖材料进行地面覆盖防寒,防止蔬菜冻伤。如碰到极端寒冷天气,有条件的基地或农户可以在田地的北面采用柴草等烧烟防寒,减少生产损失。
  除湿降渍。春季地下水水位较高,常遇阴雨天气,易造成土壤湿度过大,出现沤根现象。同时,春季受湿冷天气的影响,蔬菜植株容易受到冻害,造成露地蔬菜死苗烂菜。春季栽培需要采用高畦种植,防止地面和畦沟积水。
  肥水管理。(1)叶菜类肥水管理。叶菜需要结合播期及生长情况进行肥水管理。叶菜类对氮素的要求较高,可采用高氮、低磷、中钾等的三元复合肥进行追肥。一般散叶叶菜施肥3-5次,亩施30-50公斤,施肥量视土壤肥力、品种、植株生长、天气等情况而异。收获前5-10天停止灌水,以免植株含水量过多而不耐贮藏。
  (2)花菜类蔬菜肥水管理。花菜类蔬菜对肥水的要求较高,花球形成期是追肥的重点时期,追肥量要大,占总施肥量的70%以上,一般在充足的有机肥基础上,可用三元复合肥50-60公斤分3-5次进行追肥,施肥量视土壤肥力、植株生长、天气等情况而异。为了减少空心及提高品质,可以结合追肥喷施0.2%的硼砂。
  (3)果菜类肥水管理。处于生长期间的辣椒、小番茄等果菜蔬菜,要结合生长情况和天气加强肥水管理,进行科学植株调整,促进植株的健壮生长,提高蔬菜植株的抗逆能力,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要视生长情况每隔15-20天追一次三元复合肥,亩施75-100公斤,施肥量视土壤肥力、植株生长和结果等情况而异。
  病虫害综合防控。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生态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防治病虫害。重点预防黄条跳甲、小地老虎、小菜蛾等害虫危害,推广黄蓝板、黑光灯诱杀、性诱剂诱捕等生防技术。病害重点防治软腐病、霜霉病、病毒病、青枯病等,提倡高垄栽培、避免大水漫灌。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严格控制施药安全间隔期,保证产品食用安全。
◎大棚蔬菜前期管理
  旧棚做好棚室整修。一是覆盖保温、透光性能好的薄膜。二是提高防风能力,合理设置立柱,提高骨架的承重能力。三是防止害虫迁飞。提前把温室、大棚用防虫网遮挡,防止白粉虱、蚜虫等往温度较高的棚室内迁飞。
  整地施肥。推行精细整地、配方施肥。结合整地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深翻后起垄做畦。
  育苗。按照不同蔬菜的栽培茬口,及时做好越冬及冬春茬蔬菜的育苗工作,努力改进育苗技术和育苗条件,争取育好苗、育壮苗,为越冬茬及冬春茬蔬菜生产打好基础。
  移栽定植。大棚蔬菜的定植密度不宜过大,定植后要铺设滴、灌管并进行全地膜覆盖,以减少水分蒸发,降低棚室湿度,减轻病害发生。遇到晴天气温高时可将棚膜揭开,加强空气流通,以提高蔬菜的适应性,保障蔬菜生长,气温低时要及及时闭棚,保障棚内较高的气温和适宜的温度,提高抗寒力,增加产量。
□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