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逐梦“村K” 你我都是时代主角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1月07日版次:04
  新旧年交替之际,2024广东乡村歌手大赛半决赛、总决赛唱响。挑起剧种复兴“大梁”的陈嘉明在“村K”舞台上,将现代音乐元素融进戏曲唱腔,赢得青年戏迷簇拥,一举斩获2024广东乡村歌手大赛冠军。陈嘉毅已连续两届参加广东乡村歌手大赛,他说,多了“乡村歌手”的身份以后,他也多了一份责任,有义务把乡村文化推向世界,有义务把所学所获带回村里。
  为梦而来,一群不分年龄、职业的乡村歌手齐聚广州。他们大多非科班出身,是工人、农民、乡村教师、戏曲传承人、乡村主播,或是“斜杠”村民,但登台一刻,他们尽是“村K歌王”。                        □南方农村报记者 陈思蓝 张嘉敏
草根有梦 热爱可抵万难
  乡村是音乐最初的摇篮。唱戏是陈嘉明儿时种下的梦。垂髫之年,戏班子到村里表演的时候,这位“小戏迷”总是趁人不注意扒开戏台帆布,“就好像揭秘一样,一打开就是另外一个世界”。
  带着记者走进剧团之时,他调侃道:“全国没有一个团比我们团的环境更差了,贼进来都要哭着走。”工作辛苦、收入比较低,这些年很多年轻人来了又走。十几年了,陈嘉明却从未离开过,2021年,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以后,他拒绝了大城市剧团抛来的橄榄枝,回到汕尾那片孕育了戏曲梦想的故土。
  出生于清远连州市巾峰村的肖龙章,儿时在山间长大,清风与鸟鸣交织的自然旋律使他沉醉,那时候他在田间地头边干农活边歌唱,清脆的歌声能穿越山头,让妈妈循声而至。岁月流转,成了一名装修工人,音乐也被他带到了工地,陪伴他度过每一个作业的午后。
  作为大山里的孩子,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但生活中每个场景都被当成了“舞台”。休息的时候,肖龙章会带着一台音箱到广场上独自唱歌,锻炼自己的胆量:“路人停下来听我唱歌的时候,我会有一种在舞台上的感觉。”几十年如一日,渐渐地他有了沉淀和积累,仅是刘德华的歌曲,能熟唱的就超过了500首。
  “心怀热爱,人人都可做音乐。”阳春选手钧淏曾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他进过厂、干过工地、上过模仿秀、拍过短剧,但现在他是一名全职的音乐人,在酷狗上发行过6首原创歌曲。记者打趣问道:“看不懂曲谱也能创作吗?”“音乐是死的,人是活的。哼出来再找人帮忙谱曲嘛。”他笑着回答。
  日前,肖龙章、陈嘉明等2024广东乡村歌手大赛30强选手齐聚广州,这群不被看见的音乐人,站在了时代为他们准备的大舞台。“以前除了商场举行的小比赛,‘草根’歌手很难找到赛事渠道。现在就像做梦一样。”肖龙章说道。

原创歌谣 传唱家乡回忆
  11月24日,囍地组合(苏秋欢、梁蓝天)一人拿着吉他,一人拿着非遗漆器,出场2024广东乡村歌手大赛30强选手培训会,借着媒体的镜头,他们想让更多人知道:“阳江有国宝”。
  一直以来,囍地组合致力于传唱阳江故事,在舞台上诠释新歌《南恩路的回忆》时,苏秋欢说:“南恩路见证了阳江变迁中许多重要的时刻。我的小、初、高中学校,乃至大学毕业后的工作单位都是在它附近。街上的一草一木,一楼一柱,我都能清晰地记住它们的位置跟样子。”
  像囍地组合这样的原创乡村歌手并非少数。“丰阳的牛肉干,菜心炒腊肉,山塘豆腐好滑啊……”选手邓晓林带来的一首《连州连州》写尽连州习俗与特色。一经发布就获得了连州人民的极大关注:“贴切,真实,感同身受!”“不管走多远,听到连州是那么的亲切。”
  “探寻乡村,即是探寻自己的根。”正如钧淏所言,这群来自乡村的歌手,生命与灵魂早已与山水草木紧密相连。在他们的音乐里,背后是青山绿水,是人杰地灵,是物阜民丰。
  在半决赛现场,阳江选手陈家顺带来一首轻松活泼的《阳江童谣》,让濒临失传的阳江儿歌再度回归大众视野。为了创作《阳江童谣》这首歌,陈家顺通过大量走访、悉心搜集,将原本零散琐碎的本土童谣片段凝聚成一首完整作品,重新编曲,并邀请专业乐手进行伴奏。歌曲推出后,不少阳江人表示:“唤醒了内心深处沉睡的儿时记忆。”在《阳江童谣》的结尾,陈家顺这样唱道:“世界轮流转,百善孝为先,阳江在翻天,阳江在巨变,阳江在向前。”在瞬息万变的时代,陈家顺希望用音乐,坚守一些“不变”的美好。
  类似的,陈嘉明将现代音乐元素融进戏曲唱腔;乡村音乐教师彭丽霜唱响陆河客家山歌;“85后潮语原创歌手”蔡少青让家乡方言响彻四方;梅州选手冯灵欣用歌声将观众带进畲族百姓生活日常;陈楚祺探索广宁童谣元素与流行歌曲的融合……

田间舞台 普通人当“明星”
  12月28日晚,肖龙章遗憾止步半决赛,但记者再遇他时,他的脸上依旧是乐呵呵,正和其他选手交流着音乐经验。“不管结果如何,我已经赢了。”
  他说的“赢”,是被看见,是自我突破。这次来到广州之前,肖龙章为决赛准备了一首原创歌曲——《一样的梦》,这是不懂乐理的他第一次尝试创作。由于“非科班”出身,只能靠着理解和感觉,逐句哼唱,意外的是,专业人士看完初样之后,给出了“很棒,完全不像第一次创作”的评价。
  “如果没有这次的比赛,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肖龙章向记者解释了《一样的梦》的含义。“乡村振兴是我们共同的梦想。”
  “这场比赛没有输赢,每个人都是主角。”今年已是第二次参赛的陈嘉毅说,最大感触的是被认真对待,主办方愿意走进选手们的日常,聆听和推广大家的故事。他感受到,每一位选手都非常重要。
  是的,每一位选手都非常重要。钧淏是爱搞怪的“阳江财神”;冼宸宇因为“村K”收获了“冠军”外号;18One乐队每次上场前都会喊“坚持原创,坚持梦想”;郭干栋向往着青藏高原的“诗和远方”;囍地组合在支教中创作了第一首原创歌曲……我们看到,一大批乡村歌手故事被媒体挖掘,他们鲜活且真实,平凡,却又不再平凡。
  刚开始报名“村K”的时候,西秦戏传承人陈嘉明一直有疑虑:“我是唱戏的,唱歌并非我的专长。”“戏曲能让大众喜欢吗?”12月29日晚,当大赛结果公布,陈嘉明斩获冠军荣誉的时候,他良久都没有缓过神来。那一刻,他心中的疑虑都有了答案。
  “这个舞台给了我信心,戏曲是可以融入时代的。这份荣誉属于所有默默无闻的守艺人。”陈嘉明说,这是西秦戏“破圈”的起点。
万众共鸣 奏响文明乐章
  截至半决赛前夕,今年大赛共吸引了近2万人报名参赛,观看量达5.73亿次。总决赛之夜,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网等20多家主流媒体平台同步直播赛况,广东本土网红村播也来到现场热情开播,全网流量突破1.23亿次。这场植根大地的音乐狂欢,早已超脱歌手故事,与亿万群众产生了共鸣与联结。
  小蔡因为看视频直播,今年6月份开始喜欢上了歌手陈楚祺。半决赛之夜,他特地请了假,自带应援牌,从肇庆来到广州支持自家的偶像。“她的歌声给了我力量,深深地鼓舞了我。”
  大赛之外,歌手与乡村的故事仍在继续。在获得上一届的广东乡村歌手大赛季军以后,陈英华带领团队在罗锅老街经营起几家土特产商铺,将音乐与农产品经济相结合;他还积极搭建平台,每逢假期组织大学生音乐汇演,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让音乐在乡村生根发芽。
  “大永宁组合获得冠军之后,很多阳江音乐人都受到了鼓舞,阳江本土原创歌曲越来越多了。”钧淏与2023广东乡村大赛冠军大永宁组合是经常一起玩音乐的朋友,极少参加音乐比赛的他,今年也在大永宁组合的鼓动下,报名参加了2024广东乡村歌手大赛。
  这场合唱是歌手的舞台,也是万千镇村的舞台。七夕佳节,“百千万工程”首批省级典型村中山市板芙镇里溪村将村K当地月老文化相结合,热闹了整个村子。
  同样因“村K”火出圈的,还有中山左步村、清远水路田、河源红光村、肇庆罗锅老街等一大批新兴的文旅村镇。与此同时,广宁大心粽、“臭屁醋”、西樵大饼等乡村美味通过直播镜头走向远方,天南海北的观众在手机屏幕前即可感受广东乡村特色。
  用心聆听,能感受到的是,这一场场接地气、聚人气的“村K”里,藏着南粤大地的乡土气息、文化脉动、生机活力。当歌声穿过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乡村文脉在现代社会历久弥珍、传承创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