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广东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1月16日版次:03

  广东加大种业创新攻关力度。

  南方农村报记者 杨娉婧

  1月15日下午,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省直部门专场记者会。会上,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刘棕会介绍,近年来,广东紧紧围绕资源保护、育种创新、企业培育、种业基地、市场监管等五个方面精准发力,推动种业振兴行动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73%,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0%以上。
新收集种质资源8437份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五个方面精准发力。
  健全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全面摸清我省农业种质资源家底,新收集农作物种质资源8437份,查清全省19.2万家水产养殖单位的底数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区域的分布。全省保存农业种质资源36.8万份,保存种类和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加大种业创新攻关力度。建设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种业创新平台。组建现代化海洋牧场种业创新中心,汇聚全国种业创新资源。
  扶优做强种业企业。持续推进大型种业企业牵头承担国家和省级育种攻关任务,参与种质资源保护、鉴定和开发利用。加大对优质稻、甜玉米、岭南果蔬等特色优势作物种业企业培育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出台助力种业振兴的专项政策和专属金融产品,持续加大对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等中长期贷款投入。
  完善种业基地建设。推动建设廉江市国家级水稻制种大县和雷州市省级水稻制种大县,布局建设一批现代化蔬菜育苗工厂、甘薯无毒种苗繁育基地和荔枝采穗圃。储备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和省级应急种子超过250万公斤。建设国家、省级畜禽核心育种场和扩繁基地53家,全省年产种猪80余万头;黄羽肉鸡种鸡年均供应市场近2400万套。
  规范种业市场环境。组织开展种业企业、市场、种子生产基地检查和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组织开展网络销售种子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夸大宣传、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开展种业知识产权宣传和培训,提升保护意识。
  “通过强化监管执法,我省种业市场秩序和发展环境良好,种子质量合格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刘棕会表示,下一步,将按照国家种业振兴行动“五年见成效、十年实现重大突破”的部署安排,继续大力实施“粤强种芯”工程,确保种业振兴取得实实在在的新进展、新成效。
发布农业主导品种94个
  “科技已成为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刘棕会表示,广东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围绕产业导向、生产实践、机制创新三方面,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一是突出产业导向抓创新。大力实施“粤强种芯”工程。依托种业振兴专项,成功培育33个超级稻品种,占全国26%,育成乡下黑猪、天露黄鸡2号、温氏麻黄鸡3号、河东1号肉鸡、岭南黄鸡5号等5个新品种。同时,组建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启动深远海养殖关键技术装备创新项目,“粤字号”现代化海洋牧场平台技术引领全国。瞄准重点领域攻关。实施“十四五”广东农业科技十大主攻方向攻关,荔枝超低温保鲜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山地农机和旋耕机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等。
  二是突出生产实践抓应用。着力培育省标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138家,建立乡土专家与农业生产托管运营中心挂钩指导服务机制,依托服务主体将先进的品种、技术、装备等生产要素和服务资源延伸至广大农户、农业生产中。遴选发布农业主导品种94个、主推技术104项,建设200多个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组建28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技术服务与生产需求有效对接。
  三是突出机制创新抓保障。实施“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行动”和“珠江农创农业创业领军人才孵化计划”项目,切实强化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支撑。支持9家企业建设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推荐10家(次)畜禽企业、12家(次)水产企业纳入国家种业企业阵型,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一、第二位。引入天使资金,携手银行推出“发展贷”“微业贷”等,为农业领域科技创新项目提供早期资本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为加力提速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刘棕会说。

下一篇:广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