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村晚”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1月21日版次:02
| 漫谈 |
  新闻背景:近日,一场场承载着乡音、乡愁、乡情的“村晚”纷纷上演:在北京,《鼓舞盛世》将传统舞狮的艺术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凸显卢沟桥石狮子这一文化标识,表达浓厚的家国情怀;在四川攀枝花,“文艺展演+乡村年货大集+春节文化展示+乡村文化旅游”有机融合,当地村民和外地游客共创共享“文化大餐”;在江西永新三湾改编纪念广场,一首《三湾来了毛委员》拉开了当地“村晚”的帷幕,村民们深情演绎红色歌曲、传承红色基因。(1月18日《南方农村报》)
  @马若虎:“村晚”根在乡村、重在真诚,主打一个“本土化”。把农具当道具,把农活当节目,乡亲们完全是本色出演。“村晚”演绎的是劳动之美,即使再普通的劳作,也能在这方舞台赢得满堂彩。正如网友所说,“台上老百姓的那种状态,就是自己农村生活熟悉的记忆。”“看一场‘村晚’,总能被久违的质朴乡愁和泥土芬芳所治愈。”
  “村晚”是时代的产物,也在随时代发展而长存常新。这几年,“村晚”越来越“潮”:rap、街舞等元素不时出现;许多年轻人上节目、玩创意,展现“新人新气象”;越来越多“村晚”借助直播、短视频,吸引村外人关注和打卡。节目上新、形态创新,“村晚”带来更多新鲜感,把快乐传递给更多人、传播到更远地方。
  @杨沁萱:“村晚”之所以能获得游客们的广泛称赞,原因就在于其独特的“村味”“土味”让人感到亲切。艺术源于生活,“村晚”以艺术的形式把村民的日常生活真实展现给观众,演出饱含着地地道道的乡土气息。“村晚”把当地自然风光作为演出的背景,重点展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节目,游客们从中可以了解到当地民俗与传统。
  比如,佳木斯富锦市“四季村晚”就背靠黑土沃野,在万亩稻田中举办,表演者扭起秧歌、吹起唢呐,展现了东北人民昂扬的精神风貌。此外,“村晚”还创新文化体验方式,除了演出,还有品尝地方美食、制作非遗手工艺品、农业知识问答比赛、梯田摸鱼、篝火晚会、采摘水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更添魅力。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