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 上一版 下一版 >>

海南果蔬价格低迷,农资市场冷清

豆角至少亏损0.2元/斤 种植户却争相售卖

来源:南方农村报时间:2025年02月18日版次:09

  去往崖州果蔬综合批发市场的豆角运输车。

  南方农村报记者 王惠

  在海南崖州,正值豆角销售旺季,农资店却异常冷清。种植户们纷纷以低于成本价抛售豆角,试图减少亏损。类似情况也出现在辣椒、茄子、百香果等蔬果上,价格跌至谷底,农民收益锐减,售价倒挂严重,产业链上下游均受到影响。
  近日,记者通过实地走访,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蔬果遭遇价格低潮
  “以往这个时候,我的门店可以说是门庭若市,现在却门可罗雀。你们去蔬菜交易市场看看,或许能找到原因。”在崖州从事农资销售的杨老板对记者说。
  前往蔬菜交易市场的路上,记者屡见满载豆角的车辆。“今天豆角价格稍微涨了一点,我们得赶在中午之前把豆角卖掉,再晚就更卖不上价了,亏得也更多。”一位种植户说。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一斤豆角的成本至少在3元以上,而种植户们争抢售卖的“高价”却仅有2.8元/斤。去年3月,豆角的最高收购价还达到了4.25元/斤。“无论如何都是亏,根本没钱在农药上投入了。”一位种植户无奈地说道。
  豆角并非个例,辣椒同样如此。临高县的一位辣椒种植户介绍,春节前,他种的辣椒平均能卖到0.6元/斤-1元/斤,但春节后,价格一路下跌,尤其是泡椒,低至0.2元/斤。不止临高县,琼海也遭遇了辣椒价格低潮,收购价仅为0.6元/斤。
  其他蔬果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茄子0.8元/斤,比去年同期降低了0.4元;百香果3元/斤,比去年同期降低了4元;火龙果2元/斤,比去年同期降低了4元。更甚者,成本高达8000元/亩-10000元/亩的哈密瓜,如今只需1000元到2000元即可“包场”全部带走。“农民赚不到钱,农资店自然就没生意。”崖州农资经销商楼锋说。
种植成本不断攀升
  记者实地走访多家农资零售店了解到,海南果蔬价格低迷的原因复杂,主要原因如下:
  ——种植面积扩张与市场需求失衡。
  海南冬季瓜菜种植面积已达约300万亩,规模庞大。然而,市场需求并未与种植面积同步大幅增长,导致大量蔬果集中上市,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中间环节压缩利润空间。
  一是物流效率低下。海南地处岛屿,与内陆地区相比,物流运输相对不便。尽管海运和空运条件便利,但整体物流体系仍不完善,蔬果在运输过程中损耗大、时间长,影响品质和新鲜度,降低了市场竞争力。
  二是成本上升。近年来,农资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使得蔬果种植成本不断攀升。
  三是销售渠道单一。目前,海南蔬果的销售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农贸市场和批发商,渠道较为单一。此外,传统销售渠道中间环节较多,层层加价,种植户实际获得的利润有限。
  ——海南反季蔬菜优势不再。
  一是外地蔬果冲击。随着交通和物流的发展,北方温室大棚蔬菜及其他产地的蔬果大量进入市场,与海南冬季瓜菜形成竞争。
  二是缺乏品牌优势。海南蔬果大多以普通农产品形式进入市场,缺乏知名品牌和有效的品牌营销。
  据了解,鉴于以上情况,政府已采取积极措施。2月13日,海南省供销社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在海口组织召开2025年海南冬季瓜菜省外市场采购对接部署会,多措并举寻找销路。目前,已有多省收购商赴琼采购,为海南蔬果销售提供了有力支持。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