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
南方农村报
02版: 评论
<< 上一版
下一版 >>
版面导航
+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低空+农业 定义“耕耘”新内涵
来源:
南方农村报
时间:
2025年02月25日
版次:
02
| 兴农评 |
据媒体报道,近日,在广州黄埔区长洲岛,无人机飞行培训基地黄埔飞校热闹非凡,来自各地、有着不同职业背景的学员们汇聚于此。在这些学员中,既有返乡创业的青年农民,也有跨界转型的工程师、物流从业者,他们大都希望通过学习无人机技术,实现求职或职业转型,在他们看来,低空经济发展大有可为。
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无人机是低空经济应用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就农业而言,传统农业长期以来面临诸多挑战。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年轻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数量减少且年龄结构老化。同时,农业生产效率亟待提升,依靠人力进行播种、施肥、喷洒农药等工作,不仅耗时费力,精准度也难以保证。
无人机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农业难题带来了转机。在播种环节,无人机能够按照预设的路线和参数,精准地将种子播撒到田间,大大提高播种效率和均匀度。在施肥与农药喷洒方面,无人机凭借其灵活的飞行能力和精准的定量喷洒系统,可根据农田不同区域的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状况,实施差异化作业。
无人机产业的发展正推动着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与升级。一方面,无人机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相关培训服务,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就黄埔飞校来说,众多学员投身无人机领域,未来有望成为农业无人机服务的专业人才,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无人机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催生出“无人机+直播助农”“精准农业服务商”等新业态,推动农业从生产端向全产业链升级。与此同时,农业无人机的智能化程度正不断提高,激光雷达、视觉识别、AI、AR等技术将不断融入农业无人机之中,进一步推动农业降本增效。
今年2月,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浙江省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到2027年,农业农村领域低空经济发展新基建、新应用、新格局基本形成,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农用无人机配置全覆盖,全省农用无人机保有量10000台以上,农用无人机作业面积6500万亩次以上,建设农业生产“低空+地面”一体智能监测点100个,无人机乡村巡查巡检村域覆盖率30%以上。
从“面朝黄土”到“仰望星空”,这场由低空经济驱动的农业革命,正在重新定义“耕耘”的内涵——在广袤的农田上空,无人机宛如不知疲倦的“智能农夫”,每一粒播撒的种子,都搭载着智能时代的基因。
□陈会玲
上一篇:
斩断伸向助学贷款学生的诈骗黑手
下一篇:
上一篇:
斩断伸向助学贷款学生的诈骗黑手
下一篇:
分享: